西风扫浮云,素月清夜满。
幽人愁不寐,一夕几辗转。
天河见澄霁,江流俯清浅。
身随栖鸟息,兴与孤云远。
叩门复何人,隔竹空吠犬。
竟须掩关眠,炉薰袅香篆。
【注释】
夜起:夜晚起。
对月:对着月光,即望月。
西风:秋风的别称。
扫:吹动。
浮云:轻飘的白云。
清夜:清澈的月亮之夜。
幽人:隐士。
愁不寐:忧愁而睡不着觉。
几辗转:几次翻身。几,虚词。辗转,翻来覆去。
澄霁:天气晴朗。
江流:江水。
栖鸟息:鸟儿栖息。
兴与孤云远:意趣与孤高自在的云彩相远。
叩门:敲门问讯。
何人:什么人。
空吠犬:空自发出汪汪吠声。
掩关眠:关门睡觉。
炉薰:炉中的熏香。
袅(niǎo)香篆(zhuàn):香烟缭绕上升的样子。
【翻译】
深夜起床对着月光,西风扫动着漂浮的云朵,一轮素月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
一个隐居的人因忧愁而睡不着觉,一晚上翻来覆去好几次。
天空中出现了晴朗的景象,江流变得平静且深邃。
他随着栖息的鸟儿休息,心情与那高洁孤傲的云彩相合。
敲了又敲门扉却没有人来,隔着竹林只听见犬吠之声。
最后不得不关上门窗睡觉,燃起了熏香在炉中缓缓升腾。
【赏析】
此篇为写隐逸之士的诗作,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然和隐逸的生活理想。全篇以“夜起”开篇,用简练的语言刻画出夜起望月时的情景,然后描写诗人在静谧的夜晚中,因为思念朋友,无法入眠,只好起来到院子里走走,直到天色大亮才回到屋里。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所见所感。作者描绘了一幅幽雅宁静的夜景图:清风拂面,明月当空,银河映照,江水清浅,自己则像一只鸟儿一样栖息于树梢上,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美好时光。然而诗人的心情并不轻松,他感到孤独、寂寞、惆怅,甚至有些忧伤。因此,他不禁想起自己的好友们,希望他们能来和自己一同欣赏这美丽的夜景。可是等了好久也不见有人来,只好失望地回房睡觉了。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所做所为,也是他的内心世界的一种流露。诗人选择在夜晚独自出来散步,是为了寻求一种心灵的宁静;他选择在半夜时分敲开朋友的门,是因为想和朋友共话心事。然而,他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回报,反而换来了空落落的等待。最后,他只好无奈地关上房门睡觉。
这首诗通过对隐逸之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内心世界的复杂和矛盾,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美和友情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