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亭临大江,浯溪出其侧。
道人傍溪月,月照溪逾碧。
当知月在天,分身千百亿。
此月有亏盈,我心本澄寂。
合眼听溪声,开眼见溪色。
声色两不留,我心何处觅。
梦觉月在窗,还如旧知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伊洛节上人寓居在浯溪中宫寺时所作。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结亭临大江,浯溪出其侧。——在靠近大江之处建亭,将溪流置于亭旁。

道人傍溪月,月照溪逾碧。——和尚(道人)靠靠在溪边观赏月亮,月光映照下溪水更显清澈。

当知月在天,分身千百亿。——应当知道天上有无数个月亮,它们各自照耀着不同的星球或地区。

此月有亏盈,我心本澄寂。——这些月亮有升有落,我的心境原本是平静而宁静的。

合眼听溪声,开眼见溪色。——闭上眼睛聆听溪水的流动声音,睁开眼睛欣赏溪水的颜色。

声色两不留,我心何处觅。——听觉和视觉都不能捕捉到它(指月亮),那么我的心灵又该去哪里寻觅呢?

梦觉月在窗,还如旧知识。——醒来发现月亮就在身边,就像过去一样清晰。

【注释】

  1. 结亭临大江:在靠近大江的地方建立亭子。
  2. 浯溪出其侧:在靠近溪流的地方。
  3. 道人:和尚。
  4. 分身千百亿:比喻无数个月亮。
  5. 此月有亏盈:这里的月亮有升起也有落下的情况。
  6. 合眼听溪声:闭着眼睛听溪水的声音。
  7. 开眼见溪色:睁着眼睛看溪水的颜色。
  8. 声色两不留:听觉和视觉都不能捕捉到它。
  9. 我心何处觅:心灵究竟要寻找到什么地方呢?
  10. 梦觉月在窗,还如旧知识:醒来的时候,发现月亮就在窗外,好像以前一样清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景象的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反思。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联想到宇宙中的无数个太阳,进而感叹自己的心境应当如明月般宁静澄澈。他闭上双眼倾听溪水的声音,又睁开眼睛欣赏溪水的美景,然而这一切声音和色彩都无法触及他的内心世界。最后,当他醒来发现月亮就在窗外,仿佛一切尘世烦恼都烟消云散了。诗中充满了哲理和禅意,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