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才固英奇,志在行天讨。
胡为尚兀兀,疲马踏长道。
论兵当节制,摧敌如振槁。
不数圯上翁,顾笑渭滨老。
凛然击搏手,试用岂不早。
他年梁栋姿,涵养已合抱。
【注释】:
君才固英奇,志在行天讨:君王的才能本来就很出众,他立志要扫除朝廷内部的奸邪势力。
胡为尚兀兀,疲马踏长道:为什么还要像一只只疲惫的马在长长的道路上奔跑呢?
论兵当节制,摧敌如振槁:讨论战争的时候应当善于指挥调度,摧毁敌人就像折断枯槁一样容易。
不数圯上翁,顾笑渭滨老:不提那位在圯上被张良拾起来的白额老人,反而嘲笑那在渭水边钓鱼的老翁。
凛然击搏手,试用岂不早:你威严地挥舞着双拳,试用你难道不是早的吗?
他年梁栋姿,涵养已合抱:将来你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你的修养和才能已经像两臂合抱那样高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时事的七绝诗。首联以“英奇”二字总括全诗主旨;颔联写诗人忧国忧民之心;颈联赞颂诗人有雄韬大略;尾联以“梁栋”比喻其人。全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第一句“君才固英奇”点明全诗主旨,是诗人自诩。“固”,固然之意。“英奇”,英俊杰出。
第二句“志在行天讨”表明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行天讨”指讨伐奸佞,扫除朝纲。
第三句“胡为尚兀兀”是诗人的反问,意思是说:为什么还在像疲惫的马那样,在漫长的道路上不停地奔波?
第四句“疲马踏长道”进一步说明诗人的反问:“疲马”,喻指自己。“长道”,漫长的道路,喻指仕途艰难险阻。
第五句“论兵当节制”是对上一句的承接。诗人认为,要想战胜敌人就必须懂得如何用兵,而用兵又需要有驾驭全局的能力。
第六句“摧敌如振槁”是对“论兵当节制”的进一步阐释。诗人认为,只有善于控制军队,才能使敌人像干瘪的树枝一样轻易被击败。
第七句“不数圯上翁”是诗人的反驳,意为那些在圯上被张良拾起来的白额老人虽然很有名,但并不值得一提。
第八句“顾笑渭滨老”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态度,意为我虽然年岁不小,但并不是老而无用的,而是有着远大的抱负,只是时机尚未成熟而已。
第九句“凛然击搏手”是诗人的自我形象描绘。意思是说,我威武雄壮地挥舞着拳头,准备随时迎接挑战。
第十句“试用岂不早”是诗人对前面的总结。意思是说,我已经做好准备了,随时都可以为国家效力。
第十一句“他年梁栋姿”是对“梁栋”的形象比喻。“梁”,屋梁,支撑建筑物的主要部分。“栋”,主梁。这里用来比喻国家栋梁之材。
第十二句“涵养已合抱”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合抱”,古称十步为一手所围,两手所合为一抱。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才华和修养已经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