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葵摇曳雨蒙蒙,尚有夭桃出旧丛。
轻簿不禁三月浪,飘零常恨五更风。
燕泥乱啄粘香蕊,渔艇犹疑趁落红。
惆怅眼前兴废事,灵云今已悟真空。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以及理解诗意、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选项分析判断。
“兔葵摇曳雨蒙蒙”句中“兔葵”,即菟葵,是草本植物,其茎干柔软,叶似兔耳,故称“兔葵”;“摇曳”,指随风摇摆;“雨蒙蒙”,指细雨密布。这四句写诗人寓居王园的所见所感。王园春残时节,有小桃临水而立。小桃虽然繁丽已无往日,但仍有春天的生机。“夭桃”指小桃花,这里指春天的小桃花。诗人在王园看到小桃花依然盛开,不禁感叹自己过去的生活。“仲信桃花韵”,点明诗题中的“桃花”。
“轻簿不禁三月浪,飘零常恨五更风。”这句的意思是:轻薄的柳絮抵挡不住三月的春风,飘零的花瓣总是在五更时感到寒冷。这里以柳絮和花瓣来比喻自己,表达出自己的漂泊不定,没有归宿之感。“轻簿”,指柳絮,轻盈薄软;“三月浪”,指春风。这二句写春风吹拂着桃花的情景。“轻簿不禁三月浪”,是说桃花虽经风雨,却依然盛开不落,可见其生命力的顽强。“飘零常恨五更风”,是说桃花凋落时,常常伴随着寒风,让人感到凄凉。这句用桃花来比喻自己飘零在外的境遇。
“燕泥乱啄粘香蕊,渔艇犹疑趁落红。”句中“燕子”,即家燕,常在巢边觅食或筑巢;“乱啄”,指随意啄食。这二句写燕子在花间飞舞嬉戏,寻找食物,而渔船上的人还在犹豫是否要捕捉那些已经飘落的花瓣。这里以燕子和渔船上的人来比喻自己。这二句写诗人看到燕子在花间飞舞嬉戏,寻找食物,而渔船上的人仍在犹豫是否要捕捉那些已经飘落的花瓣,表达了自己漂泊不定,没有归属的感觉。
“惆怅眼前兴废事,灵云今已悟真空。”句中有“惆怅”,“惆怅”指悲伤、愁闷;“兴废事”,指世事的兴盛与衰败;“灵云”,佛家语,指佛门弟子。这二句的意思是:眼前的繁华和衰落让我深感悲凉,如今佛家弟子已经领悟了万物皆空的道理。这里的“灵云”指僧人,借指佛门弟子。这里诗人以兴废之事自比,表达了自己漂泊不定,没有归宿的感觉。
【答案】
余寓王园适当春残尚有小桃临水追想昔时繁丽无复存者借仲信桃花韵
①兔葵摇曳雨蒙蒙:兔子耳朵似的葵菜在雨中摇曳,细雨迷蒙笼罩着整个王园。②尚有夭桃出旧丛
:还有盛开在老树丛中的小桃。③轻簿不禁三月浪:轻薄的柳絮抵挡不住春风三月里吹来的阵阵暖意
。④飘零常恨五更风:飘零的花常带着凄冷的寒意,让人感到凄凉不已。⑤燕泥乱啄粘香蕊:燕泥在花瓣上乱啄
,将花瓣粘得香喷喷的。⑥渔艇犹疑趁落红:渔船上的人还疑惑地想要去捕捉那些已经飘落的花瓣。⑦惆怅眼前
兴废事:眼前的繁华和衰落让我深感悲凉。⑧灵云今已悟真空:佛门弟子现在已领悟了万物皆空的哲理。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末明初。首联写景,颔联写人,颈联写情,尾联议论,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