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梅瘦竹助萧疏,剪薙蒿蓬亦甚都。
报政未容须五月,却寻疏影向西湖。
诗名:题华亭尉厅梅馆
古梅瘦竹助萧疏,剪薙蒿蓬亦甚都。
报政未容须五月,却寻疏影向西湖。
注释:
- 古梅瘦竹助萧疏:古老的梅树和瘦长的竹子共同营造了一种清幽而孤寂的氛围。
- 剪薙蒿蓬亦甚都:修剪杂草和灌木也显得十分必要。
- 报政未容须五月:表示对政治事务的期待并不需要等待到五月。
- 却寻疏影向西湖:反而寻找那些稀疏的影子,去往西湖。
赏析:
此诗以华亭尉厅梅馆为题材,通过描绘古梅和瘦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寻找清幽之地的向往。首句“古梅瘦竹助萧疏”描绘了一幅古梅与瘦竹相互映衬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幽的氛围。次句“剪薙蒿蓬亦甚都”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环境的需求,即在这片萧疏的环境中,修剪杂草和灌木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句“报政未容须五月”透露出诗人对政治生活的期待,但同时也表达了对五月到来的某种不满或遗憾。最后一句“却寻疏影向西湖”则展现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向往,通过“疏影”一词,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美的热爱。整首诗通过对古梅、瘦竹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其生长环境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和谐生活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