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岁忽晚,登临清兴赊。
孤鸿鸣宴几,落日在高牙。
木脱戍楼寂,云低寒水斜。
扁舟与倦客,相望各天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陪刘仲豫长游城郭》。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深意。

“秋老岁忽晚,登临清兴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登高的清兴。这里的“秋老岁忽晚”指的是秋天到来时,年华已逝,岁月如梭。而“登临清兴赊”则表达了登高时的清兴之远,即这种心境难以持久。

“孤鸿鸣宴几,落日在高牙”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孤独的画面。鸿雁在宴会桌上独自鸣叫,夕阳则映照在军营的高台上。这里的“孤鸿”形象地描绘了鸿雁的孤独,而“宴几”则暗指宴席上的宴饮氛围。

“木脱戍楼寂,云低寒水斜”这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的氛围。木脱(形容树叶稀疏)戍楼的寂静,云低(形容云彩低垂)寒水斜(形容水流倾斜)的景象,更加凸显了孤独的氛围。

“扁舟与倦客,相望各天涯”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扁舟(小船)与倦客(旅途劳累的人)相互望见,却只能在天涯分别,这更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赏析:此诗以“孤鸿”、“落日”、“寒水”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寂寞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惜。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