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沙碛雁鸣初,淮南已复怜春馀。
梅边白云莫谩好,桃底红雨嗟何如。
今者无端近戎马,远方不复呼篮舆。
江头也有东桥竹,作报独少将军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嗷嗷沙碛雁鸣初,淮南已复怜春馀。
注释:嗷嗷(悲鸣声)——形容大雁的叫声,沙碛(指沙漠)——形容荒凉的地方,淮南——《左传》中的“淮河以南地区”泛指江南,怜春馀——怜惜春天已经过去,指春天的美景不再。
译文:大雁在荒凉的沙地上鸣叫,淮南地区(指今江苏省一带,因春秋时属吴国,故称“吴头楚尾”)的春天已经过去了,让人感到怜惜。诗句释义:梅边白云莫谩好,桃底红雨嗟何如。
注释:梅边——指梅花盛开的地方,白云——指天空中飘浮的云朵,谩(mán)——随便,无谓的意思,叹——表示惋惜,嗟——感叹的语气,何——怎么。
译文:在梅花盛开的地方,不要随便说好话;桃花底下,红色的雨滴让人感到遗憾。诗句释义:今者无端近戎马,远方不复呼篮舆。
注释:今者——指现在的情况,无端——突然,戎马——指战争,篮舆——古代用草料、布幔等编成的车。
译文:现在战争突然发生,远方的人们不再呼唤那些简陋的车子。诗句释义:江头也有东桥竹,作报独少将军书。
注释:江头——指长江边,东桥竹——指竹子种植在东边的桥梁上,作报——用来传达消息,独少将军——指杜甫自己。
译文:江头也有竹子,用来传递消息给杜甫,告诉他有急事要处理。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战争的景象,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希望他们能够安全地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