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雪静氛埃,繁云即日回。
清光动冠剑,馀素著楼台。
树杂琼枝竦,途平玉辙开。
惟应馀两骑,知是海神来。
【注释】
太庙:指皇帝祭祖的场所。侍祠:在太庙内侍奉皇帝。雪霁:下雪后晴。
喜:高兴,喜爱。静氛埃:使尘埃静止。繁云即日回:形容雪花纷纷扬扬地飞舞着。
清光动冠剑:清光(明亮的光线)照耀着冠和宝剑。馀素著楼台:洁白的霜花洒满楼台。
树杂琼枝竦:树上的树枝像琼玉一样挺拔。途平玉辙开:路上的车轮滚动着像玉石一样。
惟应馀两骑,知是海神来:只有两匹马,知道是从海神处来的。
【赏析】
《太庙侍祠雪霁有作》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诗人到太庙侍奉祭祀,看到下过雪后,太庙内外一片银白世界,显得格外肃穆庄严,而自己又感到一种莫名喜悦。
首联“喜雪静氛埃,繁云即日回”。诗人看到大雪过后,天地一片洁净,内心感到无比的喜悦。“喜”是全诗的主旨,诗人对雪花的喜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颔联“清光动冠剑,馀素著楼台”。在雪光照耀下,诗人的冠、剑显得分外明亮,洁白无瑕;积雪覆盖的楼台也披上一层厚厚的白雪,显得更加雄伟壮丽。这一句通过描写景物的明暗、大小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颈联“树杂琼枝竦,途平玉辙开”,进一步描绘了大雪后的景象。树木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雪花,犹如琼枝一般。而道路上的积雪融化成水,形成了一条条光滑的小溪,宛如玉石般璀璨夺目。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大雪过后的美丽景色。
尾联“惟应馀两骑,知是海神来”。在这银装素裹的大地上,只剩下两匹马在雪地里奔跑,仿佛它们是从大海中而来的使者。诗人用这一细节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雪景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以雪为主题,通过诗人的视角描绘了一幅雪后的宏伟画卷。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将雪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陶醉其中。同时,诗歌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太庙侍祠雪霁有作》是一首描绘雪后美景的佳作。诗人以雪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雪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惟应馀两骑,知是海神来”一句,更增添了诗句的神韵。整首诗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又有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