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雪虬枝密,凌空麈影匀。
叶倾秦帝雨,华老宓妃尘。
不见栖鸾客,多逢系马人。
寄声遭匠石,千尺谢轮囷。

【赏析】

此诗为咏物诗,借松之姿态、品格、境遇来表现人的品质和精神。前四句以拟人手法,描绘松之姿、松之神、松之韵。首联写松之“冒雪”与“虬枝”,用“凌空”、“麈影匀”来形容其高峻挺拔的姿态,用“秦帝雨”、“宓妃尘”形容其枝叶繁茂的情状,既写出了松树的自然美,也写出了诗人对松树人格化的理解和赞赏。颔联写松之“叶倾”“华老”。松叶在风中摇曳,仿佛是秦帝的雨滴;松花落尽之后,又好像是西施身上的香尘。这两句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松树的形态和特征,而且也赋予了松树以人格化的特征,使人联想到松树的坚贞不屈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颈联写松之“不见栖鸾客”,“多逢系马人”。这里通过写松树的孤独和凄凉,表达了诗人自己对松树的同情和赞美。同时,这也是一种对现实的隐喻,暗示那些依附权贵的人就像那多见的系马人一样,而真正的志士仁人像松树一样,却是难以见到的。尾联写松之“寄声遭匠石”,“千尺谢轮囷”。“匠石”即木匠,这里指雕刻匠人。这两句意思是说,虽然松树有千尺之高,但它还是被木匠所雕琢,失去了自然之美,所以只能感叹“千尺谢轮囷”。这既是对松树的赞美,也是对人类追求完美境界的一种反思和警示。全诗通过对松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松树人格化的理解和赞赏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