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树报秋归,萧然芳意衰。
露危阴处叶,风劲暝前枝。
嘒嘒蝉嘶早,梢梢鹊定迟。
江潭正摇落,司马不无悲。

秋日咏庭树

庭院里的树木报告了秋天的来临,萧瑟的芬芳气息已经衰落。

露珠悬挂在阴暗处叶上,风劲吹过前枝摇曳不定。

早先的蝉鸣声声凄厉,傍晚时的鹊巢已筑得迟滞。

江潭正经历着凋零,司马心中不免感到悲凉。

注释:

  1. 庭树报秋归:庭院中的树木报告了秋天的到来。
  2. 萧然芳意衰:萧瑟的芬芳已经消退。
  3. 露危阴处叶:露珠挂在阴暗处的叶子上。
  4. 风劲暝前枝:风劲吹过,树枝摇曳不定。
  5. 嘒嘒蝉嘶早:早先的蝉鸣声声凄厉。
  6. 梢梢鹊定迟:傍晚时的鹊巢已筑得迟滞。
  7. 江潭正摇落:江潭正在经历着凋零。
  8. 司马不无悲:司马心中不免感到悲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全诗通过对庭树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感慨和对人生变迁的沉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将秋天的景色和心境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

首句“庭树报秋归”开篇点明主题,庭院中的树木已经预告了秋天的到来。这里的“报”字,既指树木对季节变化的感知能力,也暗示了作者对秋天到来的敏感和期待。接着,“萧然芳意衰”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气息,草木凋零,芳香不再,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映衬,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之美。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细致地观察了秋日的景象。“露危阴处叶”,“风劲暝前枝”,都是对景物的具体描写。这里,“露危”意味着露水附着在低垂的枝叶之间,显得格外沉重;“风劲”则描绘了秋风的强劲,使得树枝摇曳不定。这些细节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动态美感。

诗中的“嘒嘒蝉嘶早”,“梢梢鹊定迟”则分别描写了早晨和傍晚时分的情景。清晨,蝉鸣声声,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短暂;傍晚时分,鹊巢尚未筑成,表现出自然界的忙碌与匆忙。这些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最后一句“江潭正摇落,司马不无悲”更是深化了整首诗的主题。在这里,“江潭正摇落”意味着江潭也在经历着凋零的景象;而“司马不无悲”则是说诗人自己对于这种变化感到悲伤。这不仅是对自己生活的感慨,也是对整个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李峤的《秋日咏庭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氛围,通过对比和映衬,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哀愁。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个人情感的表达,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层次思考。这首诗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更在于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