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朝烟上,霏霏野气和。
惊鸿自去渚,戏鹜不沈波。
田畯耕扶耒,溪童食啄蠡。
绀舟时一眺,䍧践损春莎。

漠漠朝烟上,霏霏野气和。
惊鸿自去渚,戏鹜不沈波。
田畯耕扶耒,溪童食啄蠡。
绀舟时一眺,䍧践损春莎。

译文:
清晨的薄雾轻轻弥漫,田野间的气息与风和煦地交融。
惊起的水鸟自由自在地飞向远方的湖面,嬉戏的鸭子在水中悠然自得。
农民在田间耕作,手持犁具;小溪边的孩子正在啄食水瓢中的小鱼。
偶尔,我会在翠绿色的小船上远眺,踩在春日新生的青草上留下了浅浅的脚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自然风景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漠漠朝烟上,霏霏野气和”便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清晨的宁静氛围,烟雾朦胧中透露出大自然的和谐。接着,诗人用“惊鸿自去渚,戏鹜不沈波”两句来展现水中鸟类与水波的互动,不仅捕捉到动态美,更体现了生命力的自由与舒展。

接下来的内容,“田畯耕扶耒,溪童食啄蠡”则转向了农耕生活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中的“田畯”指农官,“耕扶耒”暗示着耕作的辛苦与勤劳,“溪童”则描绘了儿童在清澈溪流旁玩耍的景象,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最后,“绀舟时一眺,䍧践损春莎”以简洁的语句结束全篇,表达了诗人站在小船之上眺望远方、感受春风中青草柔软触感的情景,同时也隐含着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与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使得整首诗不仅画面生动,更富有情感色彩。此外,诗中的语言清新脱俗,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是宋诗中难得的佳作。

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他对简朴生活方式的推崇。诗中的自然元素如朝烟、野气、水禽、水波等,都成为了构成这幅美丽画面的关键要素,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生机的世界。这种对自然美的细腻捕捉和深刻表达,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韵味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可以感受到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