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高比树,塞北仅成丛。
向晚谁争艳,防寒浅作红。
弄条风淅淅,衔蕊蝶匆匆。
且作黄花伴,无令叹斝空。

江南木芙蓉,张子春云其高如树。中山地寒才数尺,花瘠色淡,八月已开。

江南高比树,塞北仅成丛。

向晚谁争艳,防寒浅作红。

弄条风淅淅,衔蕊蝶匆匆。

且作黄花伴,无令叹斝空。

注释:

  1. 江南木芙蓉:江南地区的木芙蓉,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
  2. 张子春:这里可能是作者的名字,或者是与诗歌内容相关的人物。
  3. 中山地寒才数尺:中山地带的气候寒冷,只有几尺高。
  4. 花瘠色淡:花朵瘦小而颜色淡雅。
  5. 八月已开:在八月时节已经盛开。
  6. 江南高比树:江南地区的木芙蓉高大,可以与树木相比。
  7. 塞北仅成丛:塞北地区木芙蓉稀少,只能聚集成丛。
  8. 向晚谁争艳:傍晚时分,谁能与之竞争艳丽呢?
  9. 防寒浅作红:为了抵御寒冷,木芙蓉的颜色稍微加深一点。
  10. 弄条风淅淅:微风吹动着枝条,发出淅沥的声音。
  11. 衔蕊蝶匆匆:蝴蝶忙碌地采集花蜜。
  12. 且作黄花伴:暂且成为秋天的伴侣。
  13. 无令叹斝空:不要让酒杯因为空而叹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江南木芙蓉为描写对象,通过对其生长环境和特点的描绘,展现了木芙蓉的美丽和坚韧。首句“江南木芙蓉”点明了主题,紧接着描述了木芙蓉的生长环境和特征,如“中山地寒才数尺,花瘠色淡八月已开”,表现了木芙蓉在恶劣环境中依然顽强生长的特点。接着,诗人以对比的方式赞美了木芙蓉的高洁品质,“江南高比树,塞北仅成丛”,表达了对木芙蓉高洁品质的喜爱。最后两句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木芙蓉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木芙蓉的怜爱之情。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