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晦澄天宇,浮凉湛物华。
远雷犹送电,残照即成霞。
贺燕翻空迥,倾梧叠影斜。
披襟无内热,宁忆郑生瓜。

积晦澄天宇,浮凉湛物华。

远雷犹送电,残照即成霞。

贺燕翻空迥,倾梧叠影斜。

披襟无内热,宁忆郑生瓜。

译文:
天色已晚,阴云密布,天边逐渐放晴。
远处传来的雷声犹如闪电,夕阳余晖映照大地。
燕子掠过高空,梧桐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披衣出门却无寒意,为何还怀念那被冤枉的人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秋时节的景色图。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的细微变化,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首句“积晦澄天宇”,描述了天色由阴暗转为晴朗的过程。这里的“积晦”指的是天空中的阴云密布,而“澄”则是指天空逐渐放晴。这种自然现象的变化,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浮凉湛物华”进一步描绘了晚秋的气息。这里的“浮凉”指的是微风带来的清凉,而“湛物华”则是指秋天的色彩斑斓。诗人通过对这些细微之处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丰收的景象。

第三句“远雷犹送电”,诗人观察到远处雷声仿佛是闪电一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里的“犹送电”形象地描绘了雷声的强烈与震撼。

第四句“残照即成霞”,诗人又观察到夕阳余晖映照大地,形成了美丽的霞光。这里的“即成霞”暗示了夕阳的短暂与美好。

第五句“贺燕翻空迥”,诗人观察到燕子在高空中飞翔,形成了一种轻盈飘逸的画面。这里的“翻空迥”形容燕子在空中的飞行姿态。

第六句“倾梧叠影斜”,诗人又注意到了梧桐叶在微风中的摇曳,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美。这里的“倾梧”形容梧桐树的姿态,而“叠影斜”则是对梧桐叶光影交错的描述。

最后两句“披襟无内热,宁忆郑生瓜”,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然。他披着衣服出门,却感到内心并不寒冷。这里,诗人以郑生瓜为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是非曲直的判断,即使受到冤枉也不会放在心上的情绪。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同时,通过对细节的捕捉与表现,使得诗歌充满了生动与真实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