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望蓬池上,池平失素波。
鸱鸢貌闲暇,樗栎意婆娑。
雾日垂金彗,烟峰晦钿螺。
回瞻百常阙,非为五噫歌。
【解析】
此诗写望所见景物,抒发了作者对现实不满之情。全诗以景起兴,由远而近,层层深入,先写蓬池上所见的景色,然后写诗人所思的物象,接着写雾日金彗、烟峰晦钿螺,最后写非为五噫歌的感慨。
【答案】
“望”是本篇的抒情主人公,他看到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一种感慨,于是写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首联:“旷望蓬池上,池平失素波。”这是写望见蓬池之景,蓬池在长安城北。诗人站在高台上远望,只见一片汪洋,没有一点波澜。这两句写出了蓬池的广阔和平静,但这种宁静与和谐的气氛被破坏的原因就在于诗人的主观作用。
颔联:诗人从眼前的景色联想到蓬池上的鸱鸢。“鸱鸢貌闲暇,樗栎意婆娑”,这里把鸱鸢比作有闲情逸致的人,用樗栎比喻自己。这两句诗写出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愤慨。
颈联:写望见蓬池之上,雾日垂金彗,烟峰晦钿螺。诗人从眼前的自然景象中看到了社会的现实情况。这里的金彗、钿螺都是指代朝廷中的奸佞小人,他们像雾日一样遮蔽着皇帝的视线,像烟雾一样蒙蔽着皇帝的心窍,让国家政治黑暗腐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尾联:诗人最后发出这样的感叹:回到自己的住处百常阙,不是为了吟唱《五噫歌》,而是希望统治者能够醒悟过来,改弦易辙,使国家走向光明之路。
这首诗的意境开阔,语言简练明快。诗人通过对眼前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