舣船清颍岸,岸豁见高原。
桑柘寒烟路,牛羊落日村。
扣舷鱼艇集,争食渚凫喧。
去去风波事,逢人未易言。

【赏析】

此篇写诗人旅途中所见景色和感受。首二句写舟行清颍岸边,两岸开阔见高原。“桑柘寒烟路,牛羊落日村”两句写山野风光。第三、四句写舟中情景,诗人扣舷而歌,鱼艇竞集争食,渚凫惊鸣。末二句写此行有险阻风波,故遇人难言。

全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朴实清新。前二句写舟行之景,后二句写舟中之情。“高原”、“落日”、“寒烟”、“争食”,这些词语都极富表现力。“高原”给人以辽阔之感;“落日”则使整个画面显得宁静优美;“寒烟”使人感到山野的静谧;“争食”更增添了生活的情趣。这四句写景,虽不着力描绘,却把诗人置身其中的感受表达得很清楚。“扣舷”是船工们用短桨在船上敲打,以引起水波荡漾的声音,也可以说是船工们的歌声。诗人扣舷而歌,表明他心情舒畅,怡然自乐;同时也表现出他的旷达胸襟。“鱼艇集,争食渚凫喧”,写鱼群聚于船侧,争相觅食,凫鹜(野鸭)惊飞,发出一片喧闹之声。这里既写出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欢愉。最后两句写此行有险阻风波,所以遇人难言。“去去”指远去;“风波事”,指旅途上的艰险和不顺遂之事。“逢人未易言”,意思是说,遇到的人难以倾诉自己的遭遇和心情。这是诗人旅途中的一段真实体验。

这首诗是一首纪行之作,写的是作者在旅途中所见所闻,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受。从内容上看,它与李白《秋浦歌》的第二首有相似之处,都描写了山野间的景象,但李白的诗着重表现的是山野的明净秀美,如“白发悲花颜,青云去不息”(《秋浦歌》);而此诗着重表现的是山野生活的艰辛,如“寒烟路,牛羊落,夕阳村”(《道中二首》)。因此,虽然两诗都是纪行之作,但李白的诗是美的,此诗则是质朴的。此外,从艺术手法上看,此诗没有运用比兴、对仗等表现手法,而是纯用白描之法。这种朴素无华的表现手法,更突出地显示出作者的真率性格,从而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