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妖齐许取侯封,褒贬都归竹帛中。
三虎有无空逞辩,一狐埋伏妄贪功。
轮囷自许先枯木,首鼠何曾忌秃翁。
堪笑云罗弥薮泽,不知天外有冥鸿。

古意

博妖齐许取侯封,褒贬都归竹帛中。

三虎有无空逞辩,一狐埋伏妄贪功。

轮囷自许先枯木,首鼠何曾忌秃翁。

堪笑云罗弥薮泽,不知天外有冥鸿。

注释:

  1. 古意:即咏史之意,借古讽今。
  2. 博妖齐许(xǔ):指博戏中的“六博”游戏,古代贵族子弟常以此娱乐。
  3. 褒贬:赞美和批评,指对人或事物的评价。
  4. 竹帛:指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丝绸,泛指书籍、文献。
  5. 三虎:比喻善于争辩的人。
  6. 无有:没有。
  7. 一狐:比喻喜欢投机取巧,谋取私利的人。
  8. 轮囷(qūn qūn):形容树木扭曲盘旋的样子。
  9. 首鼠:犹豫不决,摇摆不定。
  10. 秃翁:秃顶的老头。
  11. 堪笑:值得嘲笑。
  12. 云罗:形容复杂纷繁。
  13. 弥(mí):充满、遍布。
  14. 冥鸿:传说中高飞于天空的大雁,常用以比喻志向远大之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态度。全诗分为四句,每句都有其深刻的含义,通过对比不同的人物形象来表达诗人的观点。

第一句“博妖齐许取侯封”,诗人用“博妖”来形容那些善于辩论的人,他们就像古代的“六博”游戏中的高手,擅长言辞交锋,能够赢得荣誉和封赏。这一句表达了对善于辩论者的高度赞扬。

第二句“褒贬都归竹帛中”,诗人进一步指出,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所有的评价最终都记录在书简和丝绸上,成为后人评判是非的标准。这一句揭示了历史的真相,强调了历史评价的重要性。

第三句“三虎有无空逞辩”,诗人以“三虎”比喻那些善于争辩的人,即使他们没有实质性的成就,也喜欢空谈而夸耀自己的口才。这句讽刺了那些只注重表面功夫而忽视实际能力的人的虚伪行为。

第四句“一狐埋伏妄贪功”,诗人则用“一狐”比喻那些喜欢投机取巧,贪图私利的人。他们表面上看似有所作为,但实则只是虚张声势,骗取他人的成果。这句揭示了某些人的真实面目。

最后两句“轮囷自许先枯木,首鼠何曾忌秃翁”,诗人用“轮囷”和“首鼠”这两个成语来形容那些自以为是、傲慢自大却又害怕失去地位的人。他们就像枯萎的树木一样,虽然曾经辉煌过,但现在却已经失去了生机。而那些秃顶的老人则因为年岁已高,无需再担心头发的问题,所以显得更加从容不迫。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心态的不满和嘲讽。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形象刻画,展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它既有历史的深度,又有现实的关怀,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咏史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