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朝暮蔽前峰,佳节寻芳已半空。
三日薰炉沈蕙绿,一星春火并榆红。
文鳞对掷回塘水,贺燕交飞翠幕风。
怅忆沈斋题句罢,碎英无响坠华桐。

楚云朝暮蔽前峰,佳节寻芳已半空。

三日薰炉沈蕙绿,一星春火并榆红。

文鳞对掷回塘水,贺燕交飞翠幕风。

怅忆沈斋题句罢,碎英无响坠华桐。

【注释】

  1. 楚云:楚国的云彩,这里指家乡的云景。
  2. 佳节:美好的节日。
  3. 寻芳:赏花。
  4. 文鳞:文采的鱼,比喻才子佳人。
  5. 贺燕:喜燕。
  6. 翠幕风:绿色的帘幕在风中飘动。
  7. 沈斋:诗人自己的书房。
  8. 华桐:桐树,梧桐。
  9. 无响:没有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清明时节所作,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楚云朝暮蔽前峰,佳节寻芳已半空。”,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早晨和晚上,楚地的云彩覆盖着前面的山峰,美好的日子寻找鲜花,已经过了一半。这里的“楚云”象征着故乡的景色,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颔联“三日薰炉沈蕙绿,一星春火并榆红。”,描述了诗人在清明时节的心情,三日的熏香炉里沉没着芬芳的绿蕙,一颗星星的春火燃烧着榆木的红色。这里的“薰炉”象征诗人的心境,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清明节日的喜爱和怀念。

颈联“文鳞对掷回塘水,贺燕交飞翠幕风。”,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欢聚的情景,文人才子在水中嬉戏,喜燕在空中飞翔,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的“文鳞”和“贺燕”分别代表了文人和燕子,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情。

尾联“怅忆沈斋题句罢,碎英无响坠华桐。”,诗人回忆起在书房中写下诗句的情景,感叹那些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只留下一片寂静。这里的“沈斋”和“华桐”分别代表了书房和梧桐树,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以清明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心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朋友和过去的怀念之情。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