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梯叱马赋西征,满岁无功答盛明。
收得桑榆真晚计,倚为箕斗是空名。
瘢逢美玉终能治,曲诉幺弦久未平。
壮思虽衰犹得在,一篇申甫为公成。

【解析】

1.本诗首联,点明题旨,表明诗人自比为西征云梯的马。“见寄”即收到对方的书信,诗人在信中表示自己虽无功劳却有愧于盛明之托;颔联写诗人自谦,认为收得桑榆(喻晚年)已是“真晚计”。尾联写诗人虽壮志未衰,但已无施展才能的机会。全诗表达了诗人自谦而又自负的矛盾心态。

2.第二联,诗人用典表达自己的谦虚。“箕斗”指星宿,这里比喻名声和地位,“箕星”属西方,故称西行之客曰“箕斗”。“箕星”、“斗柄”都是古代用来指代方向的。“箕斗”是古人常用以自比的意象。“箕”与“斗”同属箕宿、斗宿,都是二十八星宿中的两颗星,所以古人常用来比喻名望、声望。“箕”“斗”也常被用来象征官位或功名。“箕”与“斗”同属南方,因此诗人说自己倚仗“箕斗”,不过是空有虚名而已。

3.第三联,写诗人的壮志未遂。“瘢”(瘢痕)指疤痕,比喻人因劳累而留下的伤痕。“美玉”指美好的玉石,这里比喻人才。“美玉”虽然可以经过打磨而变得光洁,但是一旦有了伤疤就难以再恢复原有的光泽了。这两句意思是:那些曾经被打磨过的美玉,如今已经留下了疤痕,再也难以恢复原有的光泽了,这正如诗人自己壮志未遂一样。“曲诉幺弦久未平”,意为:那些曾经被弹奏过的乐曲,如今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演奏过了。“幺弦”指小弦乐器。这句诗的意思是:那些曾经被弹奏过的乐曲,如今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演奏过了。

4.第四联,写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壮思”意为壮志,这里指诗人的雄心壮志。“申甫”指周公旦,周朝开国功臣,辅佐周武王伐纣有功,被封于鲁,后为周太师,孔子曾向他问政。“为公成”意为助你完成事业。这两句意思是:尽管你的壮志尚未实现,但是我仍然希望你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愿之情。

【答案】

见寄

云梯叱马赋西征,满岁无功答盛明。

收得桑榆真晚计,倚为箕斗是空名。

瘢逢美玉终能治,曲诉幺弦久未平。

壮思虽衰犹得在,一篇申甫为公成。

译文:

我骑着高高的梯子向西出征,征战一年却没有建功立业回报朝廷。

收得桑榆已经是晚计,倚靠箕斗只是虚名。

斑点遇上美玉最终能治好,曲折倾诉的琴声长时间不能平息。

壮志虽衰退但仍有可为,一篇文章《申甫》就能帮助你成就大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