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役三年远,论兵两鬓斑。
不辞征戍苦,要作破羌还。
楯墨应圜熟,兜烽报永闲。
浮舠背淮服,盘马入秦关。
遂阁雠书笔,仍馀聚米山。
忆君他夕恨,遥向陇云间。
尹学士自濠梁移倅秦州
于役三年远,论兵两鬓斑。
不辞征戍苦,要作破羌还。
楯墨应圜熟,兜烽报永闲。
浮舠背淮服,盘马入秦关。
遂阁雠书笔,仍馀聚米山。
忆君他夕恨,遥向陇云间。
【注释】
尹学士:指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
“自濠梁移倅秦州”,意思是说从濠梁(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调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县)。濠梁是宋仁宗时设置的郡县名,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北。
“于役三年远”,意思是说我到外地任职已有三年时间了。
“论兵两鬓斑”,意思是说我在边地已经两年多了,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了。这里用“两鬓斑”来形容自己长期在边疆作战,头发变白了。
“不辞征戍苦”,意思是我不怕远征边地的辛苦和艰苦。
“要作破羌还”,意思是我要努力战斗,争取早日打败敌人,回到家乡去。
“楯墨应圜熟”,意思是盾牌磨得又圆又光,表示士兵的训练有素。
“兜烽报永闲”,意思是侦察敌情的士兵在烽火台上报告平安的消息。
“浮舠背淮服”,意思是说船只在淮河北岸停泊,准备渡江到西南方去。
“盘马入秦关”,意思是说骑兵在秦岭的南面奔驰,进入关中地区。
“遂阁雠书笔”,意思是说于是收起了写作用的笔,不再写东西了。
“仍余聚米山”,意思是说仍然还有几升米放在山上。
“忆君他夕恨”,意思是说思念友人的情怀一直萦绕在心头。
“遥向陇云间”,意思是说遥想友人正在陇山的云层中。
【赏析】
这首诗是欧阳修由秦州移镇至泾原路经秦州的感怀之作。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