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家真大隐,亭圃枕城闉。
谈树能留客,飞鸥不畏人。
白云仙岭曙,修竹禊堂春。
溪远寻难尽,林幽趣旋新。
爱山仍作屐,裁縠便为巾。
僧赴禺中饭,樵归落照邻。
宅成翻忝相,里旧况依仁。
千骑过从数,连章刻翠珉。
【赏析】
此诗为酬答友人的。据《唐诗纪事》卷六○,“僧赴禺中饭,樵归落照邻”,是说僧人赴佛寺吃午斋,打柴人归家时已是傍晚,夕阳斜照在山脚下。这两句与《送从弟蕃游淮南》诗中的“樵客往来无白日”有相似之处,可见作者当时的生活状态。这首诗写于唐僖宗光启三年(887),诗人任常州刺史期间。
“外家真大隐,亭圃枕城闉。”首联开门见山,点明题意。外家,指诗人的亲戚家。这里指诗人自己的外家。大隐,即隐居。诗人自谓“真大隐”,表明自己志趣所趋,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隐居。城闉,城门外。这句的意思是说:我家外家真是一个真正的隐居处,我住的地方靠近城门,就像坐在城门外一样。
颔联“谈树能留客,飞鸥不畏人。”写亭园之景及情趣。谈树,指古树名木。这句意思是说:古树名木能使客人流连忘返,不怕人们来打扰。飞鸥,指自由飞翔的鸥鸟。这句意思是说:自由飞翔的鸥鸟不怕人们来打扰,它们在树上嬉戏自如。
颈联“白云仙岭曙,修竹禊堂春。”写亭园之景。仙岭,指山岭如仙境般秀丽。这句意思是说:早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远处的山岭被云气笼罩着,宛如仙境。修竹,指修长挺拔的竹子。这句意思是说:春天来临的时候,竹林里生长着长长的竹子,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尾联“溪远寻难尽,林幽趣旋新。”写亭园之景及其意境。这句意思是说:溪水流淌得远远的,难以寻找它的源头;树林里幽深寂静,新的意境不断出现。这两句话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追求。
此诗以“寄题”为题,是一首七言律诗,但并没有直接表达出诗人的情怀,而是通过描写亭园景色来间接地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通过描绘亭园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的闲适、悠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