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王孙后,梁台赋客贤。
贪磨盾鼻檄,重冠玳簪筵。
去路南溟地,离魂北斗天。
庾鲑三种嫩,虞璧一双鲜。
飓影风争怒,珠胎月对圆。
慎持斋疾意,密启伫详延。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高记室赴广州幕的情景。
首联:“楚国王孙后,梁台赋客贤。”楚王的后代,梁朝的才士,都是当时的知名人物。“王孙”指楚怀王的后代,《史记·春申君列传》载:楚顷襄王太子完之弟黄歇为相时,曾派其长子胜之往齐,齐湣王想用黄歇为相,而黄歇以“不愿仕乱离”为由辞绝。齐湣王又欲杀他,他又逃到魏国,魏昭王任他为相,封于淮阳,号春申君。“后”字既表明了对方的身份,也暗示诗人对友人的敬爱。“赋客”,即赋家。“贤”,是说对方有才华。
颔联:“贪磨盾鼻檄,重冠玳簪筵。”这两句紧承“赋客”而来,进一步写饯别的场面。“盾鼻檄”,盾牌形状的文书。《汉书·东方朔传》:东方朔为郎官,武帝好神仙,朔作《答客难》,以示客难己,武帝不悦。朔曰:“臣闻‘笑坐玉山,肺石受攻;立佩金印,虎符传诏’者,皆发愤勉思,垂足起舞,以舒其愤者也。”这里用“盾鼻檄”比喻文檄,暗指高某的诗文如盾牌般刚强有力。而“重冠玳簪筵”,则描绘宴会上豪华富丽的场面。“玳簪”,玳瑁制成的簪子。“重冠玳簪筵”形容高某的文才与宴会的华美,两相映衬,更显得高某的才学非凡。
颈联:“去路南溟地,离魂北斗天。”此联写送别时的高情远致。“南溟”,南方大海。“离魂北斗天”,化用李商隐《无题》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意谓高某离去,如同离愁别恨升上了夜空,化作了满天的星斗。此联不仅表现了高某的豪迈气概,而且寄寓了诗人对他的深情厚谊。
尾联:“庾鲑三种嫩,虞璧一双鲜。”庾亮在建康时,曾设宴招待王羲之等名士,席间有“珍羞”三行。“鲑”是一种鱼类,这里借指美味佳肴。“虞璧”指宝玉,这里借指精美的餐具。“三种嫩”和“一双鲜”,都形容食物的新鲜可口。此联写饯别之时,高某将享用到丰盛的筵席,以此表达对友人的眷恋之情。
末联:“飓影风争怒,珠胎月对圆。”这两句写饯别时的景象。“飓”即飓风、海风,这里借指狂风巨浪。“风争怒”是说狂风怒吼。“珠胎”指珍珠的胚胎,这里借指月亮。“月对圆”即月亮与珍珠胚胎相对而圆,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海上风浪险恶,而月亮却依然清朗明净。此联既是写实,也是寓意。它既表达了对即将远离的友人的担忧,又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还隐含着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全诗以叙事为主,中间穿插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语言流畅自然;既有对仗,又有排比,且句式参差,长短错落,富有变化。尤其是颔联、颈联、尾联中大量运用典故,不仅显示了高某的才华,而且显示了诗人的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