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来最数,要是使君闲。
坞有常眠石,台无未识山。
池光兼日动,枫影带林殷。
鸟没苍茫外,天垂摇落闲。
归云高杳杳,晚菊正斑斑。
幸有斋中熟,无嫌向晦还。
【注释】
- 晚秋:指秋季晚期。
- 西园:即西园寺,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 数:这里指“最”。
-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此处指西园寺的住持。
- 坞(wù):山坞,山谷。眠石:卧石。
- 台:寺院建筑。
- 光:日光。动:闪烁。
- 枫影:枫叶的影子,泛指秋天的景象。
- 苍茫外:天边。
- 摇落:凋零衰落,这里指落叶纷纷。
- 归云:归巢的云彩。高杳杳:形容归云飞得很高很远。
- 班班:色彩鲜明的样子。
- 斋中熟:在斋室里熟读诗书。
【赏析】
《晚秋西园》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描绘晚秋西园的自然景观和寺僧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首联:“西园来最数,要是使君闲。”意思是说,西园寺在众多名刹中最为有名,而使君(即住持)却最闲适自在。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了西园寺的地位和住持的状态,为下面的描述奠定了基础。
颔联:“坞有常眠石,台无未识山。”这两句诗描述了西园寺周围的风景。“常眠石”指的是一块常年卧于山间的石头,象征着永恒与静谧;“未识山”则是指尚未被人们发现的山峰,寓意着美好的事物有待发掘与欣赏。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西园寺周围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
颈联:“池光兼日动,枫影带林殷。”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西园寺周围的景色。“池光”指的是池塘的光影,“日动”则是指日光在水中的映照,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枫影”则是秋天枫叶的影子,与树林相映成趣。这两句诗通过对光影和影子的描写,展示了西园寺周围的静寂与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尾联:“鸟没苍茫外,天垂摇落闲。”这两句诗以鸟鸣和夕阳为意象,描绘了西园寺周围的宁静与美丽。“鸟没苍茫外”意味着鸟儿已经飞离,只剩下一片空荡荡的天地;“天垂摇落闲”则是指天空中的云彩悠然飘荡,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鸟儿和云彩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西园寺周围宁静与美丽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联:“归云高杳杳,晚菊正斑斑。”这两句诗以归云和晚菊为意象,展现了西园寺周围的宁静与美丽。“归云”指的是回巢的云彩,“高杳杳”则形容其飞得高远而神秘;“晚菊正斑斑”则是说晚秋时节的菊花盛开,色彩斑斓。这两句诗通过对云彩和晚菊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这首诗以西园寺为中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庙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宁静与美丽的世界。诗人通过对西园寺周围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以及对宁静生活的美好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