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不堪,未始临丧吊。倍重秦失号,礼讥老聋笑。勉顺当世情,为哀损真妙。
注释:七首诗,五首是不堪忍受的。没有丧事时,我不曾去吊唁。加倍地重用秦失号,礼法讥笑我老而聋哑。勉从当世之俗情,为哀伤而损伤了真妙之境。
赏析: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四句,每句话都是七个字,全诗一共二十四个字。诗的前两句,诗人自述其“不堪”之情。诗人以“五不堪”开篇,即表示自己对那些“不堪忍受”的事情都经历过。这“不堪忍受”的事情,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未始临丧吊”。意思是说,在他还没有遇到丧事的时候,他就没有去过吊唁;二是“倍重秦失号”。这指的是诗人在对待政治上的失误时,不是像古人那样“引颈受诛”,而是“倍重”之,即加倍地加以重用。这两个方面,都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的消极态度。第三、四两句,写诗人对于礼俗的看法。诗人认为,礼俗是应该遵循的,但礼俗中也有值得批评的地方。在这里,诗人指出了礼俗中的一个缺点:“礼讥老聋笑”。这里所说的“老”,指老人。“老聋”是指老人耳聋。所谓“笑”,指对老人的嘲笑。因为老人耳聋听不清声音,所以容易受到别人嘲笑,这就是“礼讥老聋笑”。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待当世世俗的态度。诗人认为,人不能不顺应当世世俗,否则会遭到人们的指责和讥笑。但是,作为诗人,他不愿意仅仅为了顺应当世世俗而牺牲自己的真情真意。因此,他在面对当世世俗的时候,还是努力保持自己的真实感情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