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暑辞遥夕,初凉澹萧辰。
燕索西飞伴,雁作南来宾。
霁峦静矗矗,远水清鳞鳞。
由来摇落恨,先付长年人。

注释:

残暑辞遥夕,初凉澹萧辰。

夏天的暑气即将离去,凉爽的秋风开始吹拂。

燕索西飞伴,雁作南来宾。

燕子向南飞翔,大雁向北迁徙,寻找归宿。

霁峦静矗矗,远水清鳞鳞。

雨后的山峦显得格外清晰,远处的水面波光粼粼。

由来摇落恨,先付长年人。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季节变换总是感到惋惜,如今这种感情已经交给了长寿的老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杂兴其四》。全诗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首句“残暑辞遥夕,初凉澹萧辰。”描绘了夏天的暑气即将离去,凉爽的秋风开始吹拂的景象。这里的“残暑”和“初凉”都是形容季节变化,而“辞遥夕”则表达了夏末秋初的意境。接着,“燕索西飞伴,雁作南来宾。”两句分别描写了燕子和大雁的飞行方向和目的。燕子向南飞翔,是为了寻找南方的温暖;大雁向北迁徙,是为了寻找北方的栖息地。这两句既展示了自然界的规律,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循环的思考。

第三联中,“霁峦静矗矗,远水清鳞鳞。”通过描绘雨后的山峦和远处的水面,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雨后的山峦显得更加清晰,远水的波纹也更加分明,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由来摇落恨,先付长年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季节变换总是感到惋惜,如今这种感情已经交给了长寿的老人。这句话既总结了前面的诗句,也深化了主题,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人生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