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障一麾逮出守,终更三岁今来旋。
巴云晨趣东北道,僰月晓背西南天。
故人把酒数卷白,离亭赠柳长于鞭。
属羌羁诏久款塞,归为天子细论边。

【赏析】

此诗作于元至元十四年(1277),时年43岁,作者任四川行省参知政事。罗承制是成都人,曾任成都路达鲁花赤(地方长官),后升为四川省行枢密院同佥。这首诗是诗人从戎州调离归蜀后写的。全诗四十六字,前四句写景,后十二句抒情。

“罗承制自戎州罢归”是首句。起笔点明诗人的出处和所去之地。罗承制的家乡成都府在四川境内,而其故乡在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他离开家乡到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任职,所以称“戎州”。戎州地处边陲,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这里山高林深,水急石险,民风纯朴,风景秀丽。作者曾长期在此任职。“罢归”二字写出了诗人的心境。

“乘障一麾逮出守,终更三岁今来旋”是第二句。这两句写戎州的地理位置和自己的任职情况。“乘障”,即戍守要塞。“一麾”,古代军队主帅指挥作战用的旌节;引申为主帅之职或帅印。“逮出守”指被调往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任职。“终更三岁”,意为三年后又被调回。“旋”,又返回之意。“今来旋”表明诗人已回到成都。这两句交代了诗人的任职与调动情况。

“巴云晨趣东北道,僰月晓背西南天”是第三、四句。这两句写诗人离别故人的情景。“巴云”指巴山云雾,这里指巴山。“晨趣”,早晨赶路。“东北道”,指通往四川东部的官道。“僰月”,指西南少数民族居住地的月亮。“晓背西南天”,指夜幕降临时背对西南方向。这两句写诗人辞别朋友,踏上北向西南的官道,告别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居住地的夜晚。

“故人把酒数卷白,离亭赠柳长于鞭”是第五、六句。这两句写诗人与故人在离别之际的饮酒话别情景。“故人”指友人,“把酒数卷白”指把酒当歌以叙友情。“离亭”,指饯别宴会的场所。“长于鞭”指长于驱马驾车。这两句描写了诗人与故人饮酒话别的场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属羌羁诏久款塞,归为天子细论边”是最后两句。这两句写诗人被召入朝,奉命巡视边境的情况。“属羌”,指居住在今四川西部的藏族等少数民族。“羁诏久款塞”,指因有朝廷诏旨而被征召到边境巡视。“细论边”,指详细讨论边防问题。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奉命视察边境,与朝廷商讨边防问题的情境。

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疆风光图,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疆域的热爱和保卫祖国边疆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民族关系中的某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