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铁砚不偿劳,揽镜惊心已二毛。
缚虎正须还老手,插貂未肯付儿曹。
九天日月披晨翳,三峡鱼龙息夜涛。
闻说西湖冠天下,水光山色动挥毫。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郭顺之赴廷试的祝福和期望。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半生铁砚不偿劳,揽镜惊心已二毛。

  • 关键词:铁砚、揽镜、惊心、二毛
  • 注释:这里的“铁砚”可能指的是文人常用的磨墨工具,象征着坚韧和毅力。而“揽镜”则指照镜子,这里可能暗喻了诗人对郭顺之前途的担忧,担心他因年长而被忽视或不被重视。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诗人自己使用铁砚磨墨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老朋友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深深忧虑和不舍。同时,也暗示了郭顺之虽然年纪渐长,但仍然才华横溢,值得期待。

第二句:缚虎正须还老手,插貂未肯付儿曹。

  • 关键词:缚虎、老手、插貂、儿曹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对郭顺之的期望。在古代社会,捕猎老虎需要老练的手艺人,而佩戴貂皮则是一种荣耀的象征。这里用“缚虎”比喻郭顺之应具备的领导才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插貂”则暗示了他应该保持谦逊和低调,不要过于自傲。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缚虎”和“插貂”这两种形象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郭顺之的高度评价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提醒他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因为自己的才华而骄傲自大。

第三句:九天日月披晨翳,三峡鱼龙息夜涛。

  • 关键词:九天、日月、晨翳、三峡、鱼龙、夜涛
  • 注释: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郭顺之即将到来的辉煌未来的期待。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寓意郭顺之如同自然界中的生灵一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的潜力。同时,也暗示了他将在朝廷中施展才华,取得辉煌的成就。

第四句:闻说西湖冠天下,水光山色动挥毫。

  • 关键词:西湖、冠天下、水光山色、挥毫
  • 注释:这句话是诗人对郭顺之即将参加廷试的祝愿和期待。他认为郭顺之就像杭州西湖一样美丽,有着卓越的才华。因此,他在心中默默地为他祈祷,希望他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郭顺之即将到来的成功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