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平瑞雪映苍华,寒冻河源万里沙。
贝阙珠宫眩云海,琼林玉树散空花。
先春知为农祥应,泽物深随德意遐。
不隔宠光回寸草,何妨梅柳自萌芽。

这首诗是一首咏雪的七言律诗。诗人在嘉平年间(公元1145年—公元1167年)被召为翰林学士,奉命撰写应制诗。此时正值瑞雪初降,诗人便以“喜雪应制次韵”为题,写下了这首咏雪之作。

首联:“嘉平瑞雪映苍华,寒冻河源万里沙。”

注释:嘉平,指的是宋代嘉熙年号,也就是公元1248年至公元1256年;苍华,指苍天之云彩;寒冻河源,形容河水因寒冷而结冰的景象;万里沙,形容河源的河流宽广无边。这句诗通过描绘瑞雪覆盖下的苍天云彩和寒冻的河源,形象地展现了雪花纷飞的美丽景象。

颔联:“贝阙珠宫眩云海,琼林玉树散空花。”

注释:贝阙珠宫,形容宫殿华丽壮观;眩,使……眼花缭乱;琼林玉树,形容树木美丽如玉;散,散布,指雪花飘落;空花,指雪花在空中飘散的样子。这句诗通过对珍珠般的宫殿和如玉的树木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雪花的美丽和纯洁。

颈联:“先春知为农祥应,泽物深随德意遐。”

注释:先春,即春季之初;知为农祥应,意味着知道春天的到来会带来丰收的消息;泽物,指滋润万物;深随,指深深地追随;德意,指恩惠和恩典;遐,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所带来的丰收和恩惠的期待和赞美。

尾联:“不隔宠光回寸草,何妨梅柳自萌芽。”

即不阻隔;宠光,指皇帝的恩光;回寸草,意为使小草也感到幸福;何妨,意为有何妨忌;梅柳,指梅花和柳树,常作为春天的象征。这句诗通过对梅花和柳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到来所带来的生机勃勃和欣欣向荣的景象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