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选胜入经营,杖履宁论阴与晴。
丘壑只应胸次有,溪山故著面前横。
可怜永隔笑谈乐,何况从来兄弟情。
岘首人登休堕泪,搅林风雨作秋声。
代人次韵
李吕诗意赏析
诗句原文
当时选胜入经营,杖履宁论阴与晴。
丘壑只应胸次有,溪山故着面前横。
可怜永隔笑谈乐,何况从来兄弟情。
岘首人登休堕泪,搅林风雨作秋声。诗意解析
- “当时选胜入经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选择胜景时的心情和行动,如同进行一场精心的组织和筹划,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
- “杖履宁论阴与晴”:这里用“杖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行走于山水之间的状态,无论是在阳光明媚还是雨雾蒙蒙的日子里,他都乐于欣赏这变幻的自然景观。
- “丘壑只应胸次有”:诗人认为自然的美景应该在他的内心有所体现,而非单纯地观赏外在之物。这是一种对自然美的内在化表达,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 “溪山故着面前横”:诗人将自然景观视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这种观点反映了他对生活美学的追求,即通过自然景观来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 “可怜永隔笑谈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朋友共游山水时的欢乐时光感到惋惜,因为这样的时光已经成为了难以复得的记忆。这反映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美好人际关系的珍惜。
- “何况从来兄弟情”:这里的“兄弟情”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也象征着一种深厚的文化或历史传承。诗人通过提及“兄弟情”,强调了文化或历史的传承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以及在这种传承中感受到的情感价值。
- “岘首人登休堕泪”:这句诗通过“岘首人”的意象,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上著名人物如杜甫、王之涣等的情感共鸣。同时,“休堕泪”则暗示了尽管面临困难或失落,也要坚强面对,保持情感的稳定和尊严。
- “搅林风雨作秋声”:此句运用了拟声词“搅林风雨作秋声”,生动地描绘了秋风中树林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这种声音与秋天的景色相互呼应,增强了诗中的意境。
译文
当初选择美景用心去经营,无论晴天还是下雨都不改变我的态度。
我心中丘壑自有天地广阔,眼前的溪水与山川自然成趣。
可惜我们之间已无法再共同分享欢乐,更不用说一直以来的兄弟情谊了。
站在岘首山巅望着远方不禁泪流,秋风吹过搅动山林发出声响。赏析
- 对自然美的热爱:这首诗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通过对山水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还传达了一种追求自然之美的人生态度。
- 内在与外在的和谐:诗中的“丘壑只应胸次有”强调了内心世界与自然界的融合。诗人通过内心的感受来理解和欣赏外在的景色,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 对历史传承的珍视:通过提及历史上的人物,如杜甫和王之涣,诗人表达了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重视。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
- 关键词注释
- 杖履:古代出行时携带的工具,常用以形容行走的状态或行为。
- 阴与晴:天气现象,指天空中的明暗变化。
- 丘壑:山丘和山谷,常用来形容大自然的壮阔和深远。
- 溪山:流水环绕的山峦,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环境或风光。
- 兄弟情:指兄弟姐妹之间的深厚感情,也可以泛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