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色春江上,沧茫一棹通。
水随天地阔,山入画图工。
薄霭凝新碧,轻风随乱红。
片帆迎返照,叠嶂路疑穷。
诗句解读
1. 春暮渡江(第一句)
- 霁色春江上:描述春天的江面上晴朗明媚的景象。
- 沧茫一棹通:意味着江面宽广,船只在江中行驶时,似乎与天地相接,显得十分开阔。
2. 水随天地阔(第二句)
- 水随天地阔:形容江水的宽阔,好像与天地相连,给人以宏大的感觉。
3. 山入画图工(第三句)
- 山入画图工:指山峦如同精美的画卷一般,景色宜人,令人赞叹。
4. 薄霭凝新碧(第四句)
- 薄霭凝新碧:描述天空中的薄雾逐渐凝聚成一片新的绿色,增添了几分清新和生机。
5. 轻风随乱红(第五句)
- 轻风随乱红:春风拂过,带着花瓣轻轻飘落,营造出一种浪漫而温馨的氛围。
6. 片帆迎返照(第六句)
- 片帆迎返照:片帆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分外醒目,象征着希望和前行的方向。
7. 叠嶂路疑穷(第七句)
- 叠嶂路疑穷:山峰重叠,道路蜿蜒曲折,给人一种无尽之感,引人深思。
译文对照
春日黄昏,我站在江边远望,只见春意盎然的景象展现在眼前。江面上,阳光普照,晴空万里,春意盎然;江水浩渺无边,仿佛连天地都融为一体。远处群山起伏,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美不胜收。微风拂面,带来阵阵花香;夕阳西下,余晖洒满江面,为这美景增添了几分诗意。帆船摇曳于波涛之上,仿佛在追寻着什么;山路蜿蜒曲折,让人不禁感叹自然的神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江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勃勃。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江水、群山、薄雾、轻风等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中的“沧茫一棹通”、“山入画图”、“薄霭凝新碧”等词语,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景色,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又美丽的春日江边,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和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