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流落漫西东,想见谢家林下风。
晋邑自思栾孺子,鲁儒空望叔孙通。
风花已分飘藩外,玉树何情著土中。
纵有春梢堪寓目,却无人面与争红。

【注释】

①流落:漂泊。谢家林下风,指谢安,东晋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②晋邑:指晋城。《左传》:“晋人归季平于京师,馆于晋灵公,曰:“求公子甚疾,请以五乘辞焉,灵公弗许。””栾孺子,即栾大,西汉人,汉武帝时为侍中。③鲁儒:孔子弟子。叔孙通,秦末人,刘邦建立汉朝后任太史令。④藩外:篱笆外面。⑤玉树:形容人品高洁。⑥春梢:春天的柳叶。争红:比美。⑦纵有:纵然有。

【赏析】

《代赠》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在诗中通过咏叹自己的命运,抒发了对友人才华与品格的钦慕之情。此诗首联写诗人自己身处他乡,怀念谢安;颔联写晋邑之人自思栾大;颈联写鲁地之人空望叔孙通;尾联写虽有春梢可赏,但无人与共争艳。诗人用典贴切,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十年流落漫西东,想见谢家林下风。”这两句是说,我漂泊流浪已多年,想到当年谢安在东晋京都洛阳的名士雅集中的风流风采,真叫人羡慕不已。这两句诗是全诗的总领,起得突兀,收得含蓄,把一个沦落江湖的游子形象活现出来。

前四句是说自己思念昔日名士,而下文却忽然一变,由己及人,转入对友人的思念上来。“晋邑自思栾孺子”,这一句是说,晋邑之人也想念着栾大(东汉人)。晋邑,即晋城,今山西省晋城市。栾大,汉初人,汉武帝时为侍中。这里化用了汉代桓谭《新论·离事》中的典故:“昔栾大为侍中,出入禁闼,帝从容问大:‘吾欲天下清静,何为不能?’对日:‘上世之君,贵为天子,富为匹夫,贫为布衣,盖一号而臣万人,而利尽矣。’上嘿然不应。明日,齐客入对,上问齐人曰:‘吾欲天下清静,何为不能?’对曰:‘陛下居位以来,皆不闻道,所谓清静者,乃宫室台阁也!’上乃作画图,令少府极象之。大出,见宫中人,乃谓所亲曰:‘上幸知吾心矣。’上于是乃召大,以为奉车长御,事上左右,如孙卿之言。”孙卿,即荀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晋城的人也想念着栾大,因为他们都是汉武帝的宠臣。

“鲁儒空望叔孙通”,这一句是说,鲁地的人们只空想能像鲁国的孔丘一样成为圣人。叔孙通,汉代开国丞相萧何门客,以善于逢迎高祖而闻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鲁地的人们只空想成为圣人,但他们却无法达到这种境界。

“风花已分飘藩外,玉树何情著土中”,这两句是说,美丽的花朵已经飘散到篱笆外面去了,高尚的树木又怎么能长在泥土里呢?这是说:美好的事物总是要受到破坏的。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美丽的花朵已经凋谢了,高尚的树木也长不到天上去了。这两句诗是说,美好的东西总是要被毁坏的。

“纵有春梢堪寓目,却无人面与争红”,这两句是说,虽然还有春天的嫩梢可供欣赏,可是没有人的面容可以与它比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还有值得欣赏的景物,但是没有人欣赏它啊!

这首诗的前六句是说自己的处境和心情,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一种祝愿。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才华与品格的钦慕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