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无端巧上头,镜中颜状不能羞。
要寻扬子一廛地,未用刘公百尺楼。
野竹连阴护苍藓,暮云生雨续黄流。
秋风有信鲈鱼在,更约江晁共小舟。
宁陵弟相送至南京因成四韵寄季一子之叔用
白发无端巧上头,镜中颜状不能羞。
要寻扬子一廛地,未用刘公百尺楼。
野竹连阴护苍藓,暮云生雨续黄流。
秋风有信鲈鱼在,更约江晁共小舟。
诗句解析
“白发无端巧上头”:此句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外貌特征,即头发已经白了,但依然保持着一种不自然的姿态。这里的“巧”可能暗指人为的修饰或是某种刻意的展示,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状态的一种自嘲或无奈。
“镜中颜状不能羞”:进一步展开前一句的自我描述,指出即便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样子也感到羞愧。这不仅是对外观的一种描述,也可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自卑或不安。
“要寻扬子一廛地”:扬子指的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庄子。这句表明诗人想要寻找一个像庄子一样自由自在的地方。这反映了诗人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世俗束缚的愿望。
“未用刘公百尺楼”:刘公可能指的是汉代的开国功臣——刘基。这句表达的意思是,即使拥有如刘基般的高官厚禄,也未必能满足诗人的需求或愿望。这显示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与超然。
“野竹连阴护苍藓”:描述了一片野竹林的景象,其中茂盛的竹子为苔藓提供了庇护。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画面,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珍视。
“暮云生雨续黄流”:描写了傍晚时分云层变化的景象,云雨交织,使得河流的水色显得更加黄润。这一景象不仅富有诗意,还可能暗示着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感慨。
译文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从白发到自我形象的描述,再到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意象,展现了其复杂的情感世界。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