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鞍歇马倦西游,过眼文书且罢休。
薄酒向人殊有味,长年于世已无求。
常情未语沟中木,俗眼能惊海上鸥。
何处云山不堪隐,更谁辛苦访菟裘。
《还家》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
- 作者介绍:
-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的一生致力于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事业,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诗句原文:
天津桥上醉骑驴,一锦囊诗一束书。
薄酒向人殊有味,长年于世已无求。
常情未语沟中木,俗眼能惊海上鸥。
何处云山不堪隐,更谁辛苦访菟裘。译文注释:
- “天津桥上醉骑驴”:描述了自己在天津桥上醉酒后骑着驴子的情景,体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一锦囊诗一束书”:指自己随身携带着一卷卷的诗书,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学的热爱。
- “薄酒向人殊有味”:以酒会友,与朋友们分享生活的点滴,这种简单的快乐让人感到特别的满足。
- “长年于世已无求”:表明自己已经看淡了世间的一切,不再追求名利,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 “常情未语沟中木”:形容自己与自然为邻,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享受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 “俗眼能惊海上鸥”:用海鸥来比喻世俗的眼光,指出那些眼光短浅、只看表面的人往往无法理解真正的美。
- “何处云山不堪隐”: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远离尘嚣。
- “更谁辛苦访菟裘”:暗示自己对于这样的生活并不羡慕,因为自己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 赏析:
-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天津桥上的闲适生活,通过与朋友共饮、品读诗书等场景,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 诗中的“薄酒向人殊有味”,表达了与朋友相聚时的欢乐与满足。而“长年于世已无求”,则揭示了他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 “常情未语沟中木”一句,既表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也反映了他对于世俗偏见的不屑一顾。
- “何处云山不堪隐”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这首诗不仅是对诗人个人生活状态的写照,更是对其人生哲学的一种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陆游那独特的生活情趣和深刻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