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轻裘寒尚侵,杖藜终日共登临。
水声不似风声急,山色何如草色深。
万叠残云渡晚照,千章古木发新阴。
飘零未忍疏杯酌,欲醉翻嫌酒满斟。
【注释】
连州:今属广东。阳山,即连州。
雨后轻裘寒尚侵,杖藜(藜草茎)终日共登临。水声不似风声急,山色何如草色深。万叠残云渡晚照,千章古木发新阴。飘零未忍疏杯酌,欲醉翻嫌酒满斟。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是一首描写山水风景的七言绝句。
首联“雨后轻裘寒尚侵,杖藜(藜草茎)终日共登临”,写诗人在雨后初晴,天气还比较冷,穿着一件薄薄的皮衣来到山顶,整天都在一起攀登。
颔联“水声不似风声急,山色何如草色深”,“水声”和“风声”都是指水流的声音和风吹的声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水声没有风声那么急促,但水声比风声更动听;虽然山色不如草木的颜色那样浓深,但山林景色更迷人。诗人通过比较,写出了水与山的不同特点:水的声、色、动态、静态都很美,而山的静美却更胜一筹。
颈联“万叠残云渡晚照,千章古木发新阴”,写傍晚时分,诗人站在山顶上远眺,只见万重山峦被晚霞映照得分外妖娆,千万棵古老的树木也发出新绿的阴凉。
尾联“飘零未忍疏杯酌,欲醉翻嫌酒满斟”,诗人在山上喝着酒,看着美丽的风景,心情十分舒畅。但他又怕身体太虚弱了,所以不敢多喝;他又觉得酒太满了不好喝,又不想喝得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矛盾的心理活动,也反映了他当时的身体状况不佳。
这首诗描绘了连州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用词精炼,对仗工整,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写山水美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