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帘欲上梧楸影,远枕微闻盆盎鸣。
甚欲分身就公宿,只愁尘土变江声。
【注释】
①疏帘:稀疏的帘幕。梧楸:指梧桐树,这里用作比喻。
②远枕:指睡时枕着远在天边的故乡。盆盎:古代陶器,盛水之器。鸣:此处形容声音。
③分身:指分出身子来。
④公宿:指宗师的住处。
⑤尘垢:尘土。江声:江水的声音。
【赏析】
《夜坐偶成》是南宋文学家杨万里的组诗作品。这是组诗的第一首。此诗写诗人与友人相聚夜话,因思念家乡而作。
“疏帘欲上梧楸影,远枕微闻盆盎鸣。”前二句写诗人和友人相聚,夜坐闲谈,心情舒畅,于是诗人便提笔写下了这首诗。“疏帘”,即稀疏的帘幕。“上”是动词。“欲上”表明诗人想通过这稀疏的帘幕看看天上的月亮。“梧楸”,用桐木或楸木为构架的庭院中种植的树。“影”,指月光。“远枕”,即远枕高床、高枕无忧的意思,指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微闻盆盎鸣”,是说诗人听到盆中的器皿发出微弱的声音。“盎”,古时候一种有柄的圆形瓦器。“鸣”,指瓮中发出的声音,是瓮被打破,酒液流出的声音。
“甚欲分身就公宿,只愁尘土变江声。”“分身”即表示自己愿意去陪伴朋友。“就公宿”,意思是去和朋友住在一起。“公宿”指朋友的住所。“愁”,是担忧的意思,担心自己的身体会受到尘埃的污染,从而改变江水的声音。
【译文】
稀疏的帘帐要挂上去,看见月光映照下的梧桐影子;远处听着床上的盆子发出的声音。很想亲自到朋友那里去住宿,只是担忧身上的尘埃会改变江水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