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声高下竹回环,薄酒无功不耐寒。
白塔忽从林外出,青山常在马头看。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结构及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文意的理解都有较高的要求。重点考核内容为情感、思想主旨和诗人的处境。诗词的题目是诗歌内容的提示,答题时首先答出题目中的提示语句,然后结合诗句解释。此诗首联“水声高下竹回环”的意思是:溪水的声音高低起伏,竹林回环环绕。颔联“薄酒无功不耐寒”的意思是:微薄的酒不能抵御寒冷,无济于事。颈联“白塔忽从林外出”的意思是:忽然看到白塔从树林里走出。尾联“青山常在马头看”的意思是:青山永远在马头前。
【答案】
译文:溪水声音高低起伏,竹林回环环绕;微薄的酒不能抵挡寒冷,毫无作用。忽然看到白塔从树林里走出;青山永远在
马头前。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描写了作者在旅途中看到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平易,风格朴实
,富有民歌风味。
第一联写景:诗人由远及近地描摹出一幅清新秀丽的水墨画卷。山青水秀、景色宜人,令人心旷神怡。
第二联抒情:诗人用“薄酒”和“寒”这两个词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薄酒”指酒量小,“不耐寒”指抗不了严寒,这
两句诗既写出了作者身体虚弱的特点,也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人生道路的艰难曲折。
第三联写景:诗人用“忽然”这个词语来突出白塔从树林里走出的景象。“忽然”一词使读者感受到白塔出现得快而
猛,仿佛在诗人眼前一闪而过。白塔的出现给诗人带来了惊喜,他感到十分高兴。
第四句写景:最后一句是写远景。诗人的视线从近处的白塔移向远处的青山,青山永远在马头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
希望有朝一日能像青山一样坚韧不拔地屹立在风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