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杀一羊,明日杀一猪。
问神何所乐,而必为此欤。
羊死噤无声,猪死足号呼。
伤哉鸭与鹅,闭目颈已朱。
问神此何负,神亦何所取。
吾知斯民愚,非是神所许。
江船一帆风,江田一犁雨。
民或谢神劳,尚使相告语。
但采涧溪毛,足以荐筐筥。
何须污刀几,而后羞鼎俎。
于物固无怨,于神亦无苦。
更令呜呜歌,时送坎坎鼓。
诗句释义与译文:
往岁在白沙见江上往来祀神者杀猪羊鹅鸭日夕相属也有感于心后至济阴因成长韵当托白沙故人投之庙前庶几神少知自戒乎
注释:往岁——往年;白沙——地名,位于黄河下游附近;济阴——地名,也在黄河下游附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民间祭祀行为的感慨和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神灵的虔诚和敬畏之心。今日杀一羊,明日杀一猪。
注释:今天宰杀一只羊,明天宰杀一只猪。这句诗描绘了民间祭神过程中宰杀牲口的场景,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之情。问神何所乐,而必为此欤。
注释:询问神灵为什么如此快乐,为什么要做这些事?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神灵存在的质疑和对民间祭祀行为的不解。羊死噤无声,猪死足号呼。
注释:羊死了就静默无声,猪死了就会发出叫声。这句诗通过对比羊和猪在死亡时的不同反应,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无常的思考。伤哉鸭与鹅,闭目颈已朱。
注释:悲哀呀,鸭和鹅,闭上眼睛脖子已经变红。这句诗通过描述鸭和鹅在死亡时的表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与死的无奈和悲哀。问神此何负,神亦何所取。
注释:询问神灵对这些动物有何不满,神灵又为何需要这些牲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神灵公正无私的看法以及对生灵遭受不幸的同情。吾知斯民愚,非是神所许。
注释:我知道这些百姓愚昧,这不是神灵所希望的。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民众无知无识的担忧和对社会现象的批评。江船一帆风,江田一犁雨。
注释:江上的船只正扬帆顺风,江边的田地正被雨水滋润。这句诗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和农耕劳动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民或谢神劳,尚使相告语。
注释:人们感激神灵的劳作之辛劳,仍互相交流。这句诗反映了民间对神灵感恩戴德的情感和社会风气。但采涧溪毛,足以荐筐筥。
注释:只采摘山涧溪边的野草,足够用来装进篮子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何须污刀几,而后羞鼎俎。
注释:何必用脏兮兮的刀去切食物,然后才能羞于使用鼎和俎来招待客人。这句诗讽刺了那些追求奢华、浪费资源的行为,倡导节约朴素的生活态度。于物固无怨,于神亦无苦。
注释:对于万物我没有任何怨恨,对于神灵我也没有烦恼。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万物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对神灵的尊重和理解。更令呜呜歌,时送坎坎鼓。
注释:还让呜呜的歌声响起,时不时地伴随着击打鼓声的节奏。这句诗描绘了节日庆典中的欢乐场景,展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民间祭祀活动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对祭祀活动中宰杀牲口的场景、动物死亡的反应以及对神灵的疑问等细节的描述,揭示了民间信仰中的某些矛盾和问题。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简朴生活、自然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