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钓不纲,于理已不隐。
浮屠断食肉,此语说始尽。
人生惯便习,奉法乃不谨。
要当守淡薄,万事可坚忍。
【注释】
钓:垂钓。不纲:指不用钓鱼网来捕鱼。理:道理;常理。隐:隐藏,隐瞒。浮屠:佛家语,这里指僧人。断食肉:佛教徒不吃动物肉类的斋戒。始尽:彻底讲完。惯便习:常常是习惯成自然。奉法:遵从佛法。谨:小心谨慎。要当:应当。淡薄:清淡、简单。坚忍:坚定、忍耐。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公元757年)秋天,当时李林甫专权,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流落四川一带。他虽身受挫折,但却并未消沉,仍保持高昂的斗志,继续他的诗歌创作。本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首联“夫子钓不纲,于理已不隐”。这是说:老渔翁垂钓时并不用鱼网捕捉鱼虾,这样合乎常理。这一句诗以老渔翁的形象,比喻自己不受世俗偏见的影响,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颔联“浮屠断食肉,此语说始尽”。这是说:和尚们吃素,这是佛教教义所提倡的。这一句诗进一步说明了自己坚持清贫、远离红尘的原因。这句诗既点明了自己生活俭朴、不慕荣利的品格,又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颈联“人生惯便习,奉法乃不谨”。这是说:人们习惯于世俗的生活方式,而不懂得遵守佛法戒律。这一句诗表明了自己对佛教徒应守戒律的看法。这句诗既表现了自己追求精神解脱的愿望,又表现出了对自己言行的严格要求。
尾联“要当守淡薄,万事可坚忍”。这是说:应当保持淡泊名利的态度,这样就能够坚强地忍受生活中的各种磨难。这一句诗总结了自己一生的经验教训,勉励后人要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的意志。
这首诗通过对老渔翁形象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坚守信念、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操。同时,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也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