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气纷花药,喧风乐鸟乌。
山僧来访别,稚子竟传呼。
喷玉渥洼种,行沙沧海珠。
湘天多过雁,能寄尺书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描绘了山僧来访、稚子传呼的场景和湖外乞诗的情景。下面逐句解释:

  1. 淑气纷花药,喧风乐鸟乌。——春天的气息使花儿繁盛,喧闹的风使鸟儿欢鸣;
  2. 山僧来访别,稚子竟传呼。——山上的僧人来访告别,小孩子竞相呼唤着;
  3. 喷玉渥洼种,行沙沧海珠。——就像喷发如玉的珍珠,行走在沙漠中的珍珠;
  4. 湘天多过雁,能寄尺书无。——湘江的天空中飞过了许多的大雁,能否寄出书信呢?

注释:

  • 淑气:美好的气候或气息。
  • 花药:指花朵和药材,这里用来比喻春天的景象。
  • 喧风:喧闹的风声。
  • 乐鸟乌:欢乐地叫着鸟。
  • 山僧:居住在山上的和尚。
  • 稚子:小孩子,指孩子们。
  • 喷玉:喷薄而出的玉石,形容珍珠晶莹剔透。
  • 渥洼种:珍贵的种子,这里比喻珍珠。
  • 行沙:沙漠。
  • 沧海:大海,这里比喻沙漠。
  • 湘天:湘江的天空,即长沙附近的天空。
  • 过雁:飞过的大雁。
  • 能寄尺书无:能否寄出书信呢?这里的“尺书”通常指的是书信,而“无”表示不确定,可能是指无法确定是否能寄出书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首句“淑气纷花药,喧风乐鸟乌”描绘了春天里花香四溢、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以及欢快的风声和鸟儿的歌唱。次句“山僧来访别,稚子竟传呼”则表现了山僧和孩子们之间的友好交流,以及孩子对山僧的热情款待。接着,“喷玉渥洼种,行沙沧海珠”将湖外的景色比作喷发的珍珠,暗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珍贵。最后一句“湘天多过雁,能寄尺书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书信传递的渴望和无奈,可能意味着诗人希望借助书信向远方的朋友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这一愿望。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又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