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平两堤,艇子打双桨。
西畴阅多稼,北风吹巨浪。
诸峰忽低昂,飞凫随下上。
欲为舒啸期,兹焉废心赏。
【注释】
绝:指渡过。风浪大,难以渡过,所以叫“遇”。两堤:即两岸的土堤。艇子:小划船。打双桨:指划双桨。西畴:即西田。稼(jià):庄稼。北风:指狂风。诸峰:群山。低昂:起伏。飞凫:指飞翔的鸿雁。期:希望。兹焉:这地方。废心赏:放弃欣赏的心情。
【赏析】
诗题下自注:“江中遇暴风,作是诗。”可见此诗为作者在渡江时所作。诗人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江行图。
首句写舟行江中,平缓的江流,两岸的沙堤。第二句点时间、地点、动作。“艇子”指小船,“打双桨”则说明是在逆水行舟。第三句写所见。西畴,即西岸的田地(泛指农田),多稼,即多收的庄稼。第四句写所闻。北风吹,而浪涛汹涌,巨浪滔天,势如山崩。第五句写所见与所思。诸峰,指群山;忽低昂,形容山的高低变化;飞凫,指飞翔的大雁。第六句写所感。欲为舒啸期,即想放声高歌,以抒胸怀。兹焉废心赏,即在这地方放弃欣赏的心情。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渡江时的情景。首句写舟行江中,平缓的江流,两岸的沙堤。次句点时间、地点、动作。“艇子”指小船,“打双桨”则说明是在逆水行舟,写出了行舟之难。三、四句写所见。西畴,即西岸的田地(泛指农田),多稼,即多收的庄稼。五、六句写所闻。北风吹,而浪涛汹涌,巨浪滔天,势如山崩。七、八句写所见与所思。诸峰,指群山;忽低昂,形容山的高低变化;飞凫,指飞翔的大雁。最后两句写所感。欲为舒啸期,即想放声高歌,以抒胸怀,这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豪情壮志。兹焉废心赏,即在这地方放弃欣赏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