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百衲琴,巴渝不同调。
三叠太古音,那免世惊笑。
彼哉遇嗾徒,睥睨追风骠。
幼舆虽折齿,初不妨吟啸。
【注释】
百衲琴:即百衲琴,指由百块不同形状的木头拼合而成、外表斑驳、内中完整的琴。
巴渝:今重庆市一带。
三叠太古音:三叠指的是《广陵散》,是一首著名的古琴曲。太古音,指古代的音乐。
世惊笑:世间的人们会因此而吃惊或大笑。
那免:哪能。
遇嗾(sòu)徒:遇到一个善于吹牛拍马的人。
睥睨(pi nin):斜着眼看人。
幼舆(yú):指幼年时期。《庄子·逍遥游》说:“吾有大树,人谓之樗(chū),我无誉(称赞)。虽然,疾风过午,树为摧。”这里用其意,暗喻幼年时期的自己。折齿:牙齿被折断。
初:当初。
吟啸:大声地吟唱和长啸,表示豪迈之情。
【赏析】
此诗为作者自娱自乐之作。诗人以百衲琴为题,写自己的琴艺与琴道。全诗共十句,每句都围绕着琴来展开,抒发了诗人对琴的热爱与执着。
首句“我有百衲琴”,点明了主题。百衲琴,即由百块不同形状的木头拼合而成、外表斑驳、内中完整的琴。这是诗人最珍贵的宝物,也是他寄托情感、抒发志向的重要载体。
次句“巴渝不同调”,既表明了琴的材质之独特性,也暗示了其音乐之美的独特性。巴渝,今重庆市一带,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繁荣之地。这里的乐器,无论是乐器本身还是演奏者,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审美情趣。因此,这把百衲琴自然也具有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
三、四两句则从琴的制作工艺与演奏效果两个方面来进一步阐释这把百衲琴的不凡之处。“三叠太古音”,指这把琴所奏之曲乃是远古时期的遗音。太古音,是指古琴的音色,它浑厚深沉,充满了古朴的气息。这样的音色,使得弹奏出来的乐曲更加悠扬婉转,让人陶醉其中。而“那免世惊笑”,则更是强调了这把琴在社会上的巨大影响。世人会因为弹奏出如此美妙的音乐而惊叹不已,甚至会因此而感到惊恐或大笑。这种影响之大,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接下来的两句“彼哉遇嗾徒,睥睨追风骠”,则是进一步描绘了琴手的形象。这位琴手擅长吹嘘,善于拍马屁,喜欢炫耀自己的才华。他的眼神傲慢且不屑一顾,仿佛在嘲笑那些比他技艺差的人。然而,尽管他的技艺如此高超,但面对真正的高手时却显得无能为力。这种对比鲜明的情景,更突出了这把百衲琴的价值所在。
五、六两句“幼舆虽折齿,初不妨吟啸”,则是诗人对琴艺的自信与骄傲的抒发。他曾经年轻气盛,意气风发,想要凭借自己的才华去征服世界。然而,当他真正接触到这把百衲琴时,才意识到自己原来如此渺小。虽然曾经遭受过挫折和失败,但只要能够重新振作起来,依然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因此,即使曾经受过伤害或者曾经失败过,也不必太在意或者自卑。
这首诗通过赞美百衲琴及其制作工艺、演奏效果等方面的优点,表达了诗人对琴的热爱与执着。同时,通过对琴手形象的刻画与对人生经历的思考与总结,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与坚定的信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寓意深刻,堪称咏物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