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秀叹真长,韶润思阮裕。
眼中人物衰,政尔用金注。
吴产尚父孙,思脱尘中屦。
嗜学颇惊奇,于我实肺腑。
高材堪遗补,伐冰非所慕。
时于鼓吹间,自得鸣鹄句。
妙语随霜飙,识我丘园路。
赏音吾敢辞,当传太冲赋。
【注释】
简秀:简练秀丽。叹真长:叹息真长,指晋代谢安。《世说新语·文学》载,谢安问子敬:“君书何如君家孝伯?”子敬答曰:“顷向书之盛誉,孝伯、子敬之绝唱也。”简秀即指此。韶润:美好润泽。思阮裕:《世说新语》载,阮咸字季武,善围棋,常与王澄、谢鲲等酣宴。“清夜坐酌流霞酒,复乘凉吹五更月”,意态神情,妙绝一世。韶润,指阮咸的风度和神采。政尔:如此。金注:用金铸制的酒杯。这里比喻为官清廉。吴产尚父孙:《史记》载,伍员字子胥,原为楚国大夫,楚亡后入吴。吴王阖闾拜他为上大夫,称之“尚父”。这里比喻钱伸仲为官清正。思脱尘中屦:想脱去世俗的鞋子,比喻摆脱官场的束缚。嗜学颇惊奇:喜欢读书,很有见地。于我实肺腑:对我来说,是肺腑之言。高材:才能出众。堪遗补:值得推荐,可以补充人才。伐冰:砍柴取火。非所慕:不是我所向往的。时于鼓吹间:时常在鼓乐声中。自得:自己感到快乐。鸣鹄句:指《毛诗序》中的“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之句。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酬答者,对来者的诗歌作答。次韵,就是顺着原韵写诗,也就是按原诗的词牌格式写诗。作者酬答的是钱伸仲的诗作,所以题目就叫“次韵寄钱伸仲”。
首联两句,点明题旨。“简秀叹真长,韶润思阮裕”,以谢安比自己,以阮咸比钱伸仲,表达了两人都希望对方能有所作为的强烈愿望。“简秀”是说自己为人简练而秀丽,“简秀”二字既赞美了来者的人品,又表明了来者有文采。“简秀叹真长”,是说简练秀丽的你,应当学习谢安那样,做一个真正的长者(贤人)。“韶润思阮裕”,则是说你应当像阮咸那样,具有美好的气质和风采。这里的“韶润”二字,既是对来者的赞美,又是对他人格魅力的肯定。
颔联两句,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愿望。“眼中人物衰,政尔用金注”,是说身边那些碌碌无为的人越来越多了,希望你能够振作精神,为世人做出一些贡献。“眼中人物”,是指身边那些庸俗的人。“政尔”,意思是如此,如此这般。“用金注”,是说你要善于使用人才,不要任人唯亲。这里的意思是说,希望你能够珍惜人才,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这两句是对来者寄予的厚望。
颈联两句,是对自己寄予厚望的具体说明。“吴产尚父孙,思脱尘中屦”,意思是说从吴地来的才子,就像汉朝的张良一样,能够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这里的“尚父”,是指春秋时期的范蠡,他曾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功成名就后离开朝廷,隐退江湖。“思脱尘中屦”一句的意思是说,希望你能脱离尘世的纷扰,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这里的“尘中”,是指尘世间,也就是官场。“脱尘中屦”,是说脱离尘世的枷锁,不受世俗的束缚。《南史·范晔传》载,范晔曾感叹说:“吾生已破矣。”这里的“吾”,是指自己。“嗜学颇惊奇,于我实肺腑”,是说自己非常喜欢学习,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里的“嗜学”,是指喜爱学习。“奇”是稀奇的意思。“颇惊奇”,是说自己很喜欢学习,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于我实肺腑”,是说对于自己来说,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想法。这两句是对来者寄予的厚望,也是对来者的一种鼓励。
尾联两句,是对自己寄予的厚望的具体说明。“高材堪遗补,伐冰非所慕”。“高材”二字,是对自己寄予的厚望。意思是说,希望你能够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为国家做出贡献。“堪遗补”,是说能够成为国家需要的有用之才。“伐冰”,是说砍柴取火。“非所慕”,意思是不是我所向往的。这里的“伐冰”,并不是说砍柴取火不好,而是说砍柴取火并不是我所向往的。这里的“慕”字有“向往”、“追求”的意思。“当传太冲赋”,是说你应该把自己的文章传到太冲那里去。“太冲”是指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左思。左思曾著有《三都赋》,其文辞华丽,被后人称为“左思赋”。这里的“太冲赋”,是指左思的作品。这里的“当传”,是指应该传承、流传下去。“传”字有“传播”、“传递”的意思。“太冲赋”,是指左思的作品。这里的“传太冲赋”,是指要将左思的作品传播到后世,让后人也能欣赏到他的才华。
整首诗语言流畅、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