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时太傅公,日下欲无对。
富贵恐不免,大节在显晦。
一朝出东山,勋业到鼎鼐。
眷言固穷士,难进思易退。

【注释】

予:诗人自指。谢幼盘:即谢安,字幼盘。董瞿老:即董道秀,字瞿老。临川:临川郡,今属江西。太傅公:谢安曾任太傅之职,故称。日下:指朝廷。对:面对。昔日:过去的日子。无:不要。富贵:指权势、地位。恐不免:恐怕保不住。大节:主要品质。在显晦:在于显露与隐藏之间。东山:谢安退职后隐居的地方,在今浙江上虞县西南。勋业:功勋和事业。到鼎鼐:成为宰相、辅政大臣。鼎:三足两耳的金属器,鼐(nài)为铜锅,引申为宰相。眷言:眷顾。固穷士:守节贫贱之人。难进思易退:想进身很难,想退出来又很容易。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元嘉九年(公元432年)秋,与友人谢幼盘、董道秀及瞿老等人同舟过临川时所作,以抒发感慨之情。前半部分借谢安、董道秀和瞿老三人的遭遇,抒发了他们在政治上失意后仍能保持高尚品德,不为荣华富贵所动,不因暂时失势而沮丧的情操,并借此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后半部分则抒写了自己仕途坎坷的经历和壮志未酬的悲愤。全诗情感真挚,意境高远,笔法简练,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首联“昔日太傅公,日下欲无对”。此句是说:以前我常常见到谢安,他在朝廷之中,威仪堂堂,令人敬畏,仿佛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对。

颔联“富贵恐不免,大节在显晦”两句,是说:虽然现在我也遭受到了富贵的威胁,但我的主要品质是光明磊落,正直无私,绝不会因小恩小惠而改变自己的操行,更不会因富贵而改变自己的气节。

颈联“一朝出东山,勋业到鼎鼐”,意思是说:一旦他(谢安)从东山再出来,他的功勋就会达到最高的地位,也就是宰相的位置。

尾联“眷言固穷士,难进思易退”两句是说:那些坚守节操的贫贱之士,要想进身很不容易,但一有机会就想退出来,这很容易。

全诗通过写三人的遭遇,反映了当时一些名士清高的品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