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有何好工作病,颇怪斯人喜中圣。
藏身曲糵胜岩幽,寄愁天上呼不醒。
春风吹开玉东西,月落参横斟酌之。
吐茵脱帽有妙理,眩朱成碧浑忘归。
右相丹青果驰誉,幻药调成疑笑语。
便觉微绡古意生,似闻醉眠卿可去。
半生忧患复萧条,瓮中肥遁何须邀。
一樽桑落对公等,尽解平时藜苋嘲。

【注释】

酒有何好工作病:指酒能使人昏睡。

喜中圣:喜欢饮酒到极点,好像成了圣者一样(这里指醉)。

曲糵胜岩幽:酒能胜过幽静的境界。

寄愁天上呼不醒:在天上呼唤也不醒来。

吐茵脱帽有妙理:吐出酒气,脱下帽子,都有巧妙的道理(这里的“妙理”是说吐酒气、脱帽子的动作很有讲究)。

眩朱成碧浑忘归:使面色变红变成绿色,全忘了回家。

右相:指阎立本,唐朝的画家,官至右丞。

丹青:指绘画,也作“丹青画”。

幻药调成疑笑语:用酒调成的幻药使人怀疑这是笑话。

微绡古意生:微微地显出古代的意味。

似闻醉眠卿可去:好像听到了醉卧的李白可以走了。

樽酒:酒杯中的酒。

桑落:指晚秋时节,此时正值晚秋。

藜苋:藜和苋,都是粗劣的植物,这里代指粗茶淡饭。

【赏析】

这首题李思训《醉客图》诗,写得很精彩。《醉客图》为阎立本所绘,表现了李阳冰醉酒后的形象。李阳冰,字东川,号玉山,成都人,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等齐名于世。据传他少年时即嗜酒如命。此诗前半首写李阳冰醉酒后形象,后半首描写他饮酒后醉态及酒对人的益处。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富有情趣。

诗的前四句先总述李阳冰醉酒后的怪癖:“酒有何好工作病,颇怪斯人喜中圣。藏身曲糵胜岩幽,寄愁天上呼不醒。”这四句的意思是说:喝酒有什么益处?喝醉之后反而觉得更舒服了,这真奇怪!他善于利用酒来使自己变得神清气爽,比隐居山林更加幽雅;而他的烦恼却似乎无法驱除,仿佛是上天派来的使者,叫他无法摆脱。这几句从正面描述了李阳冰饮酒后的怪癖,又暗含着他内心的苦闷。

五句到八句,写李阳冰酒后吐茵、脱帽、吹开美酒、斟满玉杯等细节动作,表现了他对酒的热爱和酒给他带来的愉悦。“吐茵”一句,化用了晋人陶潜“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的典故,意思是说,他把酒杯中的酒吐出来,让酒气熏得自己头晕目眩,仿佛是在享受酒的乐趣。“月落参横斟酌之”一句,则描绘了他斟酒时的情景,月亮已经落下,参星也已横斜,他正专心致志地品尝着酒。

九句到十四句,写酒对李阳冰的好处:酒能使人忘却烦恼,使人精神焕发,甚至能使人变得面目全非,就像变色龙一样。“眩朱成碧浑忘归”,意思是说,他喝得面红耳赤,全然忘记了回家。而“一樽桑落对公等,尽解平生藜苋嘲”两句,则写出了他在朋友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丑态,尽情地嘲笑自己的粗鄙。

十五句到十七句,写李阳冰饮酒后的醉态:“半生忧患复萧条,瓮中肥遁何须邀。”“翁中肥遁”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指老子在陈仓县隐居,生活过得悠闲舒适。李阳冰在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说自己半生都在忧虑之中度过,现在终于可以过上悠闲的生活了,不必再受世俗的干扰了。最后两句“一樽桑落对公等,尽解平时藜苋嘲”,意思是说,我今晚要与你们一起畅饮美酒,让我们尽情地享受这美妙的时光吧。

这首诗写得生动有趣而又含蓄蕴藉,把李阳冰饮酒后的怪癖以及酒对他的好处写得惟妙惟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富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