麀鹿同呦呦,山林风雨秋。
姑苏台上月,子胥曾约游。
《梅花喜神谱·大开一十四枝》是宋代诗人宋伯仁所作的一首诗。下面将对这首诗的原文、翻译、关键词注释及赏析进行详细解析:
原文:
麀鹿同呦呦,山林风雨秋。
姑苏台上月,子胥曾约游。
译文:
在山林中,母鹿和其幼崽一起呦呦叫着,山林被秋雨淋湿,显得更加清新宜人。 在姑苏台上,月光皎洁明亮,仿佛能照见远方的历史故事。
关键词注释:
- 麀鹿:这里指代的是母鹿和它的幼崽。
- 同呦呦:母鹿和幼崽一起发出呦呦的叫声。
- 山林风雨秋:描述了一个秋天的雨后山林景色,充满了诗意。
- 姑苏台:位于苏州城西的台地,常用于观赏风景,也是古代诗人经常吟咏的地方。
- 约游:子胥(即伍子胥)曾与友人约定在这里游玩。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引入,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首先,“麀鹿同呦呦”用动物的叫声勾勒出生灵的和谐,紧接着“山林风雨秋”则转入了自然的变化,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接着,“姑苏台上月”引入了另一个场景,增加了诗歌的空间深度。最后,“子胥曾约游”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完整和丰富。
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谱·大开一十四枝》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更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生活美好的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及其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