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鄏至汾阴,重名垂不朽。
天下望调羹,有谁能着手。
【注释】
梅花喜神谱:指《梅花喜神谱》。大开一十四枝:指《梅花喜神谱》上画的梅花。郏鄏:即郏鄏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郏县西南。汾阴:汉置,在今山西万荣西北,为河东郡治。重名垂不朽:意谓其名字和事迹将永远流传下去。调羹:《汉书·艺文志》作“和羹”,是后人所拟的名称。手:动手。
【赏析】
此诗为咏梅之词,首四句写梅花的盛况,末二句写梅花的品格。
起二句点题。梅花喜神谱,是唐代流行的一本画梅的书,画中有14枝傲雪开放的梅花,这是对梅的一种赞美。“开”字下着一“大”字,写出了梅花的盛势。
三、四句写梅花的名声。郏鄏县到汾阴,重名垂不朽。郏鄏县,古属河南,地处中原地区,这里的人喜欢梅花,因此有“重名”之说,也即以画梅闻名的意思。“垂不朽”是说名声将传之永久。
五、六句写人们对梅花的期待。天下望调羹,有谁能着手。天下人都想品尝到美味的汤羹,但又有谁能亲手烹调呢?这里的“调羹”指的是好菜,也是比喻贤才。人们希望有贤人出现,来治理天下,使国家长治久安;而又有谁能亲自动手去烹调呢?这实际上是说,有谁能够真正掌握治国之术、造福百姓呢?
全诗用对比手法,先扬后抑,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