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
心地不为尘俗累,不簪杨柳也何妨。

【注释】:

清明:阴历三月初三。

清明是处:到处。

插垂杨:插柳。

院宇深深:庭院深深的门庭。

心地不为尘俗累:指不追求世俗的享乐。

不簪杨柳也何妨:不戴鲜花也无妨(意即“不戴鲜花,照样可以打扮”,这里用典自李白《白头吟》中“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清明风俗的小诗。
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清明节,正是柳絮飘飞的季节,人们纷纷在这一天折柳枝插于门户上,以此寄托对先人或逝者的怀念之情。而“清明是处插垂杨”则表明无论何处都是如此,诗人只是随意一写,便道出清明时节的习俗,可见作者观察之细、描写之妙。
后两句是说,既然已经不拘泥于这些俗套,那么又何必要戴花呢?言外之意就是,既然心地坦荡,不追求尘世的享受,那么即使不戴花,也是完全可以的。
全诗语言平易通俗而又不乏深意,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