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甃残花满地红,别离樽俎谩匆匆。
春光未肯收心去,却在荼蘼细影中。

【注释】

甃:砌成。荼蘼(túmí):花名,即山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在洛阳时所写。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春末的伤逝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留恋不舍的心情。全诗构思新颖,语言精炼,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首句“风甃残花满地红”,写残花满地。“甃”字用得妙,既表明是“甃井”,又说明是用砖砌成的井壁。“甃井”是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将井口砌成方形,井深四尺九寸,四周有砖砌成的栏杆。此句言春风把井边的残花吹落了,使它们遍地都是。“风甃”二字,不仅表明了季节、时间,而且写出了风吹花落的动态美。“残花满地红”,则以“红”字突出了花之色彩之美,为下句蓄势。

“别离樽俎谩匆匆。”意思是说,离别宴席的酒杯和筷子都空了,却还匆匆忙忙地起身告别。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味深长。它既写出了宴会的气氛,又写出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这种无奈之中,既有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担忧,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而那匆匆告别的举动,更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一种感叹。

第三句“春光未肯收心去,却在荼蘼细影中。”意思是说,春天的美好时光不肯收回自己的脚步离去,却又被荼蘼树的影子遮挡住了。这里,“春光”既是自然界的春天,也是诗人心中的春天;“荼蘼”是一种花名,也有一种植物叫荼蘼,此处借指花中的一类。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春光与荼蘼的影子相对照,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荼蘼花的形状和颜色,又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留恋。

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富有诗意,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