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游海峤,上彻最高层。
云外疑无路,山中忽见僧。
虎蹲临涧石,猿挂半岩藤。
何日抛龟纽,孤峰上再登。
【诗句】
- 重游雁山:指再次游览雁荡山,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南部,风景秀丽,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 往年游海峤:海峤,指海中的山峰,形容雁荡山的景色壮丽。
- 上彻最高层:形容雁荡山的高峻,仿佛能直达云霄。
- 云外疑无路:形容雁荡山的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 山中忽见僧:指在雁荡山中忽然遇到僧人,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祥和。
- 虎蹲临涧石:形容雁荡山中的老虎蹲坐在悬崖边,显得威武雄壮。
- 猿挂半岩藤:形容猿猴在岩石上攀爬,如同悬挂在半空,增添了一份灵动和生机。
- 何日抛龟纽:何日抛,即何时才能抛弃世俗的烦恼,重新回到自然之中。龟纽,指龟甲上的花纹,这里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
- 孤峰上再登:形容再次攀登雁荡山,体验其中的险峻和美丽。
【译文】
曾经游览过雁荡山,山顶直抵云端。
在云雾之外好像没有路径,在山中却突然遇见僧人。
老虎蹲坐在崖边的巨石上,猿猴挂在半山腰的藤蔓上。
何时能够抛下世俗的烦恼,独自再次登上这座孤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雁荡山美景的独特感受。诗人通过对雁荡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诗中的“重游雁山”表明了诗人对雁荡山的深深眷恋,而“往年游海峤,上彻最高层。云外疑无路,山中忽见僧”则生动地描绘了雁荡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的关键词如“虎蹲”、“猿挂”、“抛龟纽”等,都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