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雨过长林,溪头日半沉。
开尊成草酌,得句嚼花吟。
蜗砌苔堆湿,蛛帘柳映深。
倚栏秋欲暮,醉耳怯寒砧。
偶饮溪寺
疏雨过长林,溪头日半沉。
开尊成草酌,得句嚼花吟。
蜗砌苔堆湿,蛛帘柳映深。
倚栏秋欲暮,醉耳怯寒砧。
注释:雨点飘落,打湿了树林;太阳已经快要落到溪边了。举起酒杯,像喝草酒一样,吟咏着诗句。蜗牛爬进墙缝里的小洞里,蜘蛛网在柳树的影子中,显得更加幽深。倚靠在栏杆,秋天的黄昏就要来临,听着那冷冽的捣衣声,感到有些害怕。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景的小诗。全诗以清丽的语言、明净的色调和淡雅的意境勾画出一幅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热爱。
首句“疏雨过长林”,写细雨洒落在林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氛围。这里的“疏”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出雨点的稀疏,又让人感受到雨势的轻柔。接着,诗人描绘了溪边的景色:“溪头日半沉。”太阳已经快要落到溪边了,这里不仅写出了时间的变化,更通过“日”字的使用,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逝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接下来四句进一步描绘了溪边的风景以及诗人的感受。“开尊成草酌,得句嚼花吟”,诗人拿起酒壶畅饮,仿佛在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美酒,同时吟诵着诗句,陶醉于这美好的时光之中。而“蜗砌苔堆湿,蛛帘柳映深”两句则通过对蜗牛和蜘蛛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之处也充满了生机。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生动感。
最后两句则是整首诗的升华。“倚栏秋欲暮,醉耳怯寒砧”。诗人倚靠着栏杆,看着秋日的夕阳即将落下,心中涌起一股不舍之情。然而,随着夜幕的降临,传来了一阵阵寒冷的捣衣声,这让诗人感到有些害怕。这里的“寒砧”不仅是对声音的描述,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通过对比夜晚的宁静与白天的繁忙,诗人表达了对忙碌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成功地表现了秋天的美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