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哭相喧熟食边,野原花柳尽生烟。
身如厄木犹多病,心似寒灰岂欲然。
鸥鹭乾坤知有我,燕莺日月认谁怜。
溪城半掩斜阳暝,落得闲愁几画船。

【注释】

寒食日:即清明节,古人有在这一天禁火寒食的习俗。

歌哭:指放风筝的活动。

熟食边:清明时节人们要吃熟食。

厄木:指病树。

寒灰:指冷灰。

鸥鹭:水鸟,比喻诗人自己。

乾坤:天地。

燕莺:燕子和黄莺,喻春鸟,这里借指诗人的朋友。

溪城:指小溪旁的城市。

暝:黄昏。

几画船:几只渔船。

【赏析】

此诗作于清明时节。诗人身染重病,心情抑郁,却仍想放风筝以消遣时光,但因疾病而未能如愿。他感到十分寂寞,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歌哭相喧熟食边”,是说放风筝的人在清明节这天一边唱歌一边放风筝。这里的“歌哭”二字,既表明节日气氛,又写出诗人因病不能放风筝的愁绪。“熟食”二字,既点出节令,又写出了诗人的心情。“身如厄木犹多病,心似寒灰岂欲然”,两句写自己的身世与心情。“身如厄木犹多病”,是说自己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像一棵病树一样顽强地活下去,可见病虽重,意志却未消。“心似寒灰岂欲然”,是说自己的心已经冷得像冬天的炉灰一样,根本不想活着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病中仍怀壮志的豪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和对前途的悲观失望。

颔联两句写放风筝时的感受:“鸥鹭乾坤知有我,燕莺日月认谁怜。”诗人想象自己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风筝,鸥鹭、乾坤、燕莺、日月都在关注着自己,都来同情自己的不幸。“鸥鹭”是比喻自己的处境,“乾坤”是比喻大的环境,“燕莺”是比喻小环境,“日月”则是比喻时间。诗人通过这样的想象,把自己的处境比作大海和天空,显得更加孤独和渺小。

颈联两句写放风筝时的感受:“溪城半掩斜阳暝,落得闲愁几画船。”诗人想象自己在小溪旁的城市放飞风筝,夕阳西坠,天色渐暗,溪城被夕阳笼罩,显得很宁静。此时,他不禁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忧愁,就像几只画船上的画一样,随着江水漂流,无法摆脱。这里的“半掩”二字,既写出了夕阳的景色,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尾联两句写自己的感慨:“溪城半掩斜阳暝,落得闲愁几画船。”诗人想象自己在小溪旁的城市放飞风筝,夕阳西坠,天色渐暗,溪城被夕阳笼罩,显得很宁静。此时,他不禁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忧愁,就像几只画船上的画一样,随着江水漂流,无法摆脱。这里的“半掩”二字,既写出了夕阳的景色,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